「親美」是台灣政客出線的必要條件  文 : 福蜀濤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

台北中央社報道,九合一選舉後,「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12月1日在上海一場研討會上指出,明年兩岸關係受美中台三角三邊關係影響,更不樂觀,而美國將強打台灣牌。台灣統獨之爭淡化,但可能出現親美或親中的爭論。」

台灣人當然是中國人,一位台灣人說「親中」,等於一位中國人說「親中」,在台灣大多數人習以為常。但一位香港人大聲說「親香港」,一位日本人大聲說「親日本」,甚或一位台灣人大聲說「親台灣」,都會引起旁人側目,就像一個綽號阿Q的人說他「親阿Q」一樣。

統與獨在台灣不是一個真議題,因為1945年光復後,台灣從來沒有自中國分裂出去,只是兩岸有兩個政權,北京政權的治權不及台灣,台北政權的治權不及大陸。要說維持現狀,1949年蔣介石的政權遷台至今,兩岸的「現狀」是「一國兩『治』」。北京制訂的是《反分裂國家法》,不是「統一國家法」,從胡錦濤到習近平都說,兩岸的統一不是領土與主權的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

蘇起說「統獨之爭淡化」,根據「一國兩『治』」的「現狀」,只能說是「台獨」與「分裂」勢力的式微,這股力量自會亟思重振。至於他說「親美或親中的爭論」,其實在台灣,「中國人」「親中」的怪現象就是從「親美」而來。

除了與蔣介石簽訂《中(華民國)美協訪條約》之外,美國統治者還有文攻,從早期美國新聞處的《今日世界》,到《讀者文摘》、《時代》週刊、《新聞週刊》……直到好萊塢鋪天蓋地的各式娛樂影片,「潤物細無聲」,一代一代在台灣成長的中國人都浸淫其中,能不「親美」?

兩蔣時期,「親美」者與被親的美國,共同語言是「反共」,到了李登輝,以至陳水扁、蔡英文,就「進化」到「反華」了。親來親去,李登輝以後成長的世代,不少人已不知自己是哪國人了。

郝柏村有回問孫女是哪國人,她竟答不上來,郝才驚覺他任行政院長時李登輝開始的「去中國化」已去到他家裏來了。

2004年陳水扁在兩顆子彈的「輔選」下連任後,美國人把連、宋甩到一邊,終究還是承認扁的合法性,當時有國民黨高幹驚覺原來美國人是支持民進黨的。美國人講「打不贏,便入伙」,九合一選戰,麾下的民進黨沒有打贏國民黨,美國統治者當然可以「入伙」國民黨。國民黨中留美的碩、博士高官多如過江之鯽,親美的土壤可能遠比民進黨肥沃。蘇起說的不錯,美國將強打台灣牌,但擔當此「牌」重任的可能是國民黨中的「親美」派了。在國民黨黨內已展開的總統候選人之爭中,我們不妨靜觀華府慢慢在燒誰的灶子。

已故台灣大學教授顏元叔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親美是中國的致命傷》,在台灣的國、民兩黨政客或可這麼說:「親美」是出線的必要條件。

文 : 福蜀濤

前台灣中國時報副總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