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武(1)﹕中外異相  文:黃盛

堅文三篇,以武會友。

最近因意外受傷而重拾放下多年的意拳站樁功。雖然沒有接受醫生動手術的建議 (原因待日後有機會再借題發揮),復原頗速,至今四月,右手腕的靈活性已回復約百份之九十。由于有一段時間不能工作,站樁之餘,思考了一些武術的問題。

首先,我是以一名武術愛好者的身份行文的,所以個人的很多意見都屬于個人的實際體驗和研究﹔換句話說,即一人的實驗結果或摸索結果。這碰巧說出了中國武術相沿下來的弊端:每一代的武術學生都必須重頭摸索便似乎成為中國武術的宿命了。

作為稍具形制的人與人之間的格斗技術,中國武術的歷史大概有兩三千年之久。如果不是在教學方法上彷彿毫無寸進的話,便是老師不懂或私心過重,致使每一代的學武者總要在晦澀難懂的拳譜文字或口訣和繁鎖的功夫套路的重複操練中不斷從頭摸索。只有秘笈,沒有「方法」;沒有代代相傳的總結,只有與目標遙視的距離。

相比之下,西洋拳擊的發展便很不一樣。久遠的歷史不說,1867年,第九代昆斯貝理侯爵約翰•道格拉斯 (John Douglas) 公佈其現今稱為「昆斯貝理侯爵規則」 (Marquess of Queensberry rules) 的西洋拳擊規則(嘗試建立公共或以至公平的遊戲規則,這種西方文化的衝動本身便可圈可點﹗),而艾德•派拉斯 (Edmund Prys) 亦于同年發表了他的《防御的科學:論對打和摔跤》(The Science of Defence: A Treatise on Sparring and Wrestling) 一書;自此,短短百年,西洋拳擊從極度拘緊的愛爾蘭立姿發展至步法輕靈﹑拳技扎實強勁的技藝 (譬如阿里的拳技)。所謂的愛爾蘭立姿基本上是以兩肘護兩肋為重點的一個拳擊姿勢:側身而立,兩腿皆弓,上身後傾(為了躲避打擊,缺點是不能用腰力出拳﹗),右撇子以右手握拳置後護心,左手弓手于前,左手手肘下垂。早期的拳手採取這種博擊勢時比較拘謹,握拳後大小魚際往往向上﹔後期的拳手不再堅持大小魚際向上的姿態,皆因這種堅持並不實用。1975年,華特•希爾(Walter Hill)導演的《街頭霸王》(Hard Times)中描述的非法街頭徒手拳擊(所謂的 bare-knuckle boxing)比賽重現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愛爾蘭立姿的西方拳擊技藝。有興趣的讀者可租看該影碟(反正是好電影),以作參考。

反觀中國武術,幾乎沒有隨著社會﹑科技﹑知識的發展與時並進﹔由始至終,同一套路。這個門派的這一招剋那個門派的那一招的荒唐話,隨著武俠小說的渲染而變成「絕招」。各門各派的「武術」難以在一篇胡謅的短文內深究,但有一個案例,頗堪玩味﹕太極源自道家武當一脈,本來的十三勢靜功,經後人之手,變作今日的108式動功。這是進步還是退步,是發展改良還是固步自封﹖

中國文化似乎有種芟簡就繁的現象,喜好把事情弄得複雜,因而顯得高深。

意拳王薌齋先生早在1920年代已洞察中國武術的流弊,後有李小龍先生的創見﹔事非無因。

本文談武,意在論政。

文 : 黃盛

香港出生。八十年代起步,往日本﹑加拿大﹑波蘭﹑德國等地跑了一圈,2013年回返香港。著作有《飛越愛麗絲﹕邏輯﹑語言和哲學》及《批判香港》兩書。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