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經濟增長的不斷推動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隨著經濟活動的增多,商業爭議也隨之而來。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爭議,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一種以和解為基礎的爭議解決文化。2024年11月6日,律政司發表了有關在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的政策宣言,並於2025年正式實施《香港特區政府調解規則》。這一政策的出台標誌著香港在爭議解決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的政策旨在促進一種以調解為先的文化,減少訴訟和仲裁的負擔,並提高合約履行的效率。調解作為一種靈活且具成本效益的爭議解決方式,能夠在保護當事人利益的同時,避免長期且耗費巨大的訴訟過程。根據香港律政司的數據,在引入調解條款後,政府合約中涉及的爭議解決率顯著提高,當事人滿意度也有所提升。
調解條款的引入還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國際企業在選擇業務合作夥伴和交易地點時,非常重視當地的法律環境和爭議解決機制。香港政府的這一政策,展示了香港在推動現代化爭議解決機制方面的決心,為國際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加透明、公正和高效的商業環境。
筆者展望香港特區政府將進一步推動調解文化的普及,鼓勵更多的私營機構在其合約中加入類似的調解條款。律政司發言人強調,政府作為示範者,希望通過自身的實踐,促使私營機構效仿並採用調解條款,從而推動整個社會形成「調解為先」的共識。
同時,相信香港特區政府將致力於完善調解機制和政策,確保調解過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未來,政府可能會考慮擴大政策的適用範圍,包括更多的政府合約和項目。並將不斷改進調解條款的設計,使其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滿足不同類型合約的需求。
為了進一步推動這一政策的實施,筆者認為調解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調解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經驗。因此,建議政府應加強對調解人員的培訓,確保他們具備處理複雜爭議的能力。同時,政府還可以考慮設立調解資格認證制度,提升調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公信力。
為了鼓勵更多的當事人選擇調解,政府可考慮提供更多的調解資源,包括調解培訓、調解指南和案例分享等。此外,政府還可以考慮設立調解資助計劃,為經濟條件較差的當事人提供經濟支持,降低他們選擇調解的門檻。
加強對調解條款政策的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企業和市民了解和接受調解作為爭議解決途徑。可以通過舉辦研討會、工作坊和宣傳活動,增強社會對調解的認識和支持。
政府也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公開的調解案例庫,供當事人和調解人員參考。這不僅有助於提高調解的透明度,還能為未來的調解提供寶貴的參考和經驗總結;並加強與私營機構的合作,鼓勵他們在合約中加入類似的調解條款。可以考慮為採用調解條款的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優惠或獎勵,促進私營機構的積極參與。
香港特區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的政策,不僅有助於減少訴訟負擔、提高合約履行效率,還能推動香港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商業中心。通過政府的領導和示範作用,筆者有理由相信,更多的私營機構將會加入到推動調解文化的行列中,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高效的社會。在此,筆者呼籲各界支持和參與這一政策的實施,共同推動香港爭議解決機制的進一步發展。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