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工業化
淺談關稅下香港的居安思危 文:劉信
回頭望向香港,情況其實十分嚴峻,假設未來保護主義持續興起,每個國家就會比以往更加依賴內需。中國擁有14億人口,坐擁大量天然資源,發展及振興內循環必然是未來的重點。香港過去一直作為自…
香港誰要「識變」?他們「識變」未? 文:陳凱文
必須注意,本欄無意挑起所謂的「世代之爭」,事實上過去部分人所吹噓的「世代之爭」,不過是迴避了矛盾的本質,根本不在於對方出生在哪個世代,而是對方所處的階級。是故,作為「識變」的對象,…
印度人口終於多過中國,然後呢? 文:悠 然
而印度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印度的發電,鋼鐵,化工,冶金等等基礎產業都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差得遠。 更重要原因還有兩個: 1. 中國能夠成爲世界工廠,是因爲歐美人口少,而中國有足夠大的體…
中國擴圈子之餘也需吸納人才 文:吳桐山
雖然眼下美國想減少對中國的貿易往來,但同時中國也在擴展自己的貿易圈子,並且隨着貿易合作夥伴的轉變,當中國與這些自己朋友圈發生貿易關係時,必然也會用本幣結算。今年3 月,巴西宣佈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