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 政府應適時檢討 文:廖俊賢、彭源智

香港作為高度自由市場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對市場賦予高度的自主性,協助已成為「國際金融之都」,同時令香港趨向成為精英主義地區。精英主義社會下令教育集中在學生的學位與排名競爭,學位高低成為社會的競爭資本。

因此,高等教育成為了汰弱留強分層手段-教育分層。雖然容易透過教育造成階級複製問題。但亦有賴現有自由度高的教育市場及高度的教育競爭,才能以令香港在國際社會上擁有高度的名譽及認受性。

擴充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將干預現有高市場化及私有化的高等教育制度,令市場出現壟斷式教育體,同時免入息審查將造成資源浪費及錯配。

故此, 筆者對於是否擴充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有所保留,現將就政府的責任及計劃中的利弊分析該計劃對香港社會影響與成效,加以說明之。

現時的情況

在現今香港社會下,教育結構資源集中在中幼兒教育,包括提供十二年免費教育及「免費優質幼兒園教育計劃」,其方向體現全民性中小學基礎教育。而對於專上教育的福利政策相較被忽視,集中由私型教育機構提供。

本港的高等教育架構臃腫 ,其主要劃分為學士、副學士、高級文憑、職業文憑及職業專才教育等,不同院校收生各自為政「各處鄉村各處例」。大部份機構亦已自負盈虧的方式辦學,在開辦學校及課程上,需要衡量經濟利益及成本效益。在政府頒授22所本地高等教育學院中僅有9所為公營資助,其餘13所為自負盈虧,部份學院附屬專上學院亦以自資為主,提供副學士學位。

NMTSS計劃正是為15所合資格自資學院學生,提供免入息審查的學費資助,在修業期間的各學期獲得金額為33200補助金額,其金額將在學費之中被扣除。

NMTSS計劃擴闊本港的教育福利體制,提供更多資助學額,並且擴大教育資助的涵蓋課程,以供學生有更多選擇。但當NMTSS計劃拓展至(八大附屬學院自資)副學士、高級文憑,將造成教育市場失衡,浪費資源及錯配等問題。故而論之,政府應重新審視教育資源的分配,避免因為低廉的學價,所造成高等教育趨向普遍主義所加劇現有的教育通脹及文憑主義所造成的學位貶值問題, 維持固有的平等性教育市場體系。

政府責任與福利

從政府責任而言,現有政策合乎普遍社會的需求,為學生建立社會基礎同時亦已高等教育培育人才。教育作為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令低收入家庭能以透過教育升學以向上流動,改變日後職業志向。據T.H Marshall (1950)所提出的政府責任的社會責任-在於向市民提供經濟及社會文化安穩的生活環境,並且輔助社會低層,令其生活重返社會平均水平。

這反映現有中小學的免費教育,而令學生擁有基礎知識投身社會,而政府亦提供龐大高等教育資助學額。即使學生考試失利,亦能透過升學階梯由基礎文憑開始重返至UGC大學,為不同界別的學生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同時,證明了政府在現有的教育政策以滿足其社會責任,為人民提供基礎知識及援助有需要家庭重返平均水平。

另外,政府責任在為公民提供適當資助的普通教育,以及向父母提供資金以為孩子支持普通教育費用,令公民已合乎廣泛工作及就業。 由此可見,政府的責任在於培育下一代基礎教育,令他們能夠透過所學融入社會。而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應從私人機構及非牟利機構合辦。

由此可見,現有的免費教育政策以合乎社會上對政府責任的要求,而NMTSS 計劃只是擴充教育架構的福利而非政府責任,因此,該計劃之存在之必要性仍有待商榷。

個人責任與政府

從個人責任而言,高等教育責任理應有個人所承擔,為非必要學習經歷,只有助於學生提供就業競爭力。高等教育制度以令學生在全民性免費教育下,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及市場競爭力。政府現有的教育政策以提供基礎及普遍全民性的教育,令不同階層的學生亦能獲得最低中六學歷,而高等教育以提升個人價值令自身日後能提早滿足高度去商品化條件。

而據《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對受教育權的解釋:政府的對受教育權以提供強迫性及免費普惠全民的初等教育,而中等教育亦趨向免費,但高等教育按能力及適當方法所提供。反映政府已滿足受教育權中的責任。而香港亦符合國際受教育權的四大指標恰當供應(Availability )、公平獲取(Accessibility )、人皆接受(Acceptability )、盡可適應(Adaptability)。加上政府已提供機會平等的學術考試DSE,以提拔人才晉升資助院校,因此因為考試失利的同學應自行負責其副學士等升級責任,而不應由政府統一資助。因此不應該擴充MNTSS計劃。

計劃成效成疑

從計劃成效而言,擴展NMTSS將削弱學位認受性,助長本港學位氾濫象現,扭曲政府的教育目的。現有的教育制度下,全港學生需要通過文憑考試以得到資助學士學位名額及自資大學學額。

NMTSS計劃原指以幫補自資學位同學,若果計劃擴充其附屬學院,將削弱現在本科生的認受額度。由於不同附屬學院的收生門檻有異,而部份院校取錄低學分的同學,能力差的同學能可透過專上教育學院的副學士課程,進升及其它自資課程(如Polyu Speed),其等同以大學文憑身份 。

更遑論一旦NMTSS資助計劃涵蓋額外附屬學校,令不少學生縱使欠缺對教育熱誠而為個人競爭力及社會普遍性而修讀。扭曲原有的教育目的-培訓社會人才,針對性鑽研專長科目。這亦間接令學位變質,使學生以低廉的價錢獲取與學士學位同等價值頭銜,加劇香港現有的學位犯濫及教育通脹歪風對香港的影響,強行提供壓低新一代人的基礎競爭力。

此外,計劃作為免入息審查,雖然合乎機會平等,但當中將造成資源浪費。部份學生可能以依賴政府資助,而不以珍惜所得學位。另外部份高收入家庭亦可領取學額資助,將造成資源錯配等問題,未有將確實資源以援助需要人士。

不公平的市場競爭

從自由市場而言,NMTSS計劃使教育市埸出現不公平競爭,加劇資助院校的壟斷性競爭。現時政府在市場擔當的角色以少干預為主,主張以「大市場少政府」的自由開放市場。在教育市場上雖然政府設有資助學位,但對非牟利自資院校的投資在近年亦有所上升,透過SSSDP恆常化已緩和現有的資源不足。可見政府力求在高等教育政策上尋求拉近平等性。而NMTSS的資助額度將會干預現有教育市場的平衡性。

由於現時資助學院再教育市場上已佔有較高競爭力,一旦NMTSS計劃擴充,引致其附屬學院在市場佔比上升,使自資學院難以與其匹敵。據專上教育統計報告(2021)所稱資助與自資學位比例為1.87比1。

這反映出教育市場趨向資助學位,而擴充NMTSS將加劇資助院校在市場的壟斷性及佔有比例,令資助院校附屬學院 壟斷副學士市場,令現有的教育市場競爭萎縮。當教育市場出現壟斷及傾斜,將下降教育的服務質素,使收服務者傾向於特定選擇而下調競爭力 ,反映透過平等市場機制於高等教育市場,能夠讓各院校向使用者提供更優質服務,避免壟斷性地位降低服務使用者接受質素。為確保現存政策對市場的機會平等令不同的教育機構有均等機會接受學生,避免教育市場出現壟斷情況。故此,若進一步擴展NMTSS計劃,很可能導致的市場平等失衡問題。

二次機會?

有人認為,如今的高等教育政策欠缺完善的平等安全網機制,部份考試失利的同學難以參與資助學額,而擴充NMTSS計劃能夠而較低分的同學提供更多的資助學額出路。同時計劃是免入息審查,不論同學的家庭收入環境,以符合機會平等原則,修補本港現有的不平等教育機制,為低收入家庭及低分數同學提供更多的升學出路及經濟支援,彌補現有的教育分層弊病。

但政府對現有的政策以能以補足不同教育程度的學生。以指定專業及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為例,計劃以涵蓋不同學習程度,向本港八所專上學院提供4000個資助名額 ,可見計劃對不同學習界別的學生亦有相對應補助,如同教育的安全網,令有需要家庭的學生能透過該計劃繼續升學及進修,無阻他們向上流動同時,避免了降低學位價格而組成的學位貶值弊端。

現有計劃已充分完善

此外政府亦為專上學生提供多個進修資助例如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等計劃 ,這形形色色的計劃以為大專生學生提供全面性的學額資助津貼,再減輕家庭壓力同時、為學生提供多元的選擇,建立全面性的教育安全網,涵蓋不同界別、收入、年齡的學生。

由此可見,若拓展NMTSS計劃是畫蛇添足,令政府資源錯誤傾偏於副學士及高級文憑學生,造成資源錯配耽誤教育福利體制。

多角度處理高等教育問題

總括而言,現有的資助計劃以合乎政府的教育責任及市場公平性,政府如應想跟進培育人才增強對香港未來的競爭力及發展,更應從多角度入手,例如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投入更多資源已分配吸引外來人才入境本港,而非短視在本港教育市場 。同時政府希望投入更多資源在本土教育,那應向平衡現有的教育市場比例,避免因壟斷市場而造成供應參差問題,以平均劃分資源致自資學位及資助學位。

故此,拓展NMTSS計劃有助以令資源重新投入至各方面,為培育香港未來人才作出更全面的準備的相關說法並不合理。政府應就該計劃進行檢討,正如正如上述所說從多角度入手解決高等教育問題。

文:廖俊賢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文:彭源智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學生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