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社會發展脫離「人」,忽略「人」,都是緣木求魚,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以人為本」,培育和塑造「人」,直接影響人類未來發展。沒有「人」,教育就毫無意義。狹義一點,沒有學生,學校乃至教育體系都失去其存在價值。教育不是一般商業服務,其興衰關繫一邦一國的人才儲備、科技發展動力及文化影響力。香港銳意成為國際教育樞紐,要貢獻國家的教育版圖,勢必要走出短線的「本地供求」框框。
扭轉「殺校」,維護香港教育體系承載力
教育局於9月到學校「點人數」,小一較去年減少23班。香港教育體系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生源減少,準確來說,是「本地需求」減少。任憑「本地市場」主導,令學校「自然流失」,不但降低香港教育體系的「承載力」,亦將影響其質素及多元發展。「殺校」氣氛濃重,打擊教育界士氣,令有志投身教育的新鮮人卻步,同時導致部分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被迫「轉行」或提早退休。另一方面,「自然流失」的學校往往是那些專精照顧弱勢學生的學校,這些學生將流向其他學校,令「學習差異」問題加劇,變相減低教學質素。
「殺校」不是偶然出現的波濤,若香港教育體系不從方方面面開放及改革,破除不利存續的壁壘,將影響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宏圖偉業。要終結「殺校」之勢,歸根結底,就要香港學校有能力接收非本地學生,同時獲入境及教育政策支持與鼓勵對外招生。
第一步,深港合作;第二步,「一帶一路」
香港出生率低,影響「本地教育需求」。若放眼整個大灣區乃至「一帶一路」,對香港教育的需求將非常可觀。七月,多名議員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向特首李家超提交了一系列教育相關建議,以應對本港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的挑戰。其中,立法會議員(教育界)朱國強指出深圳未來數年學位供不應求,建議參考「按額津貼」之法,深圳向香港「買位」,允許非港籍學生跨境來港就讀公營學校。「買位」方法貼地而創新,既緩解香港學校的收生壓力,亦為兩地教育合作另闢蹊徑,長遠地解決香港生源不足的問題。如有以上政策支持,將為本港學校存續打下強心針。
長遠而言,本港學校也要持續改革和提升教育境外學生的能力,方可乘政策之便,繼續貢獻教育界。有願景錄取境外學生的學校應持續加強教師普通話及英語培訓,全力建立高水平的兩文三語環境,成為實現「國際教育樞紐」的中堅力量。假若深圳乃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學生可以到香港公立學校上學,將令香港有更大實力成為連接內地與國際社會的橋樑,坐實溝通中西教育精華的國際教育樞紐之位。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如火如荼。香港教育界務必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為國家教育事業和本地發展破格創新,奮發貢獻。走出香港,放眼大灣區,抓緊「一帶一路」機遇,是香港教育界的康莊大道。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