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炒作香港及內地股市,留下什麼後遺症? 文:寒柏

承接上文《還記得當年「港股直通車」的教訓嗎?》,近日內地及香港股市忽然大升,然後又回頭大跌,主要是因為外資炒作,一切緣起在美聯儲開始減息之後。

以一般常理推斷,中央政府的工作目標是穩住實體經濟為重,並盡可能「保五」,不可能只志在「炒高股市」。所謂的「提振資本市場」亦只會着眼於中長遠金融及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在短期來說,亦只是為了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投資「堵點」打通,而不可能是打算營造「全民皆股」之盛況。

退一步來說,即使內地政府裡可能仍會有意見認為應該「提振股市」,甚至乎希望「大牛市重臨」,但亦要看「成本效益」及相關的條件。

粗略來說,中國全年的GDP為126萬億人民幣,中央政府債務佔大約30萬億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務佔40萬億人民幣。據悉,去年已增發了11萬億人民幣的債務。中央及地方政府債務已佔全國GDP大約55%至60%。現時,內地的國債在安全及健康水平,但卻並非十分偏低。(精確的數據,需要以政府公布的為準)

具體來說,雖然中央政府債務偏低,但再考慮地方政府債務的話,再大幅加重債務的空間不多。除非國家改變理財策略,並放任債務佔GDP比重。

現時,有不少評論員及分析員倡議中央政府再舉債10至20萬億人民幣。雖然就算國債再增加10萬億人民幣,中國政府的財務狀況仍在可控水平。只是國際形勢複雜無比,中美兩國的紛爭或可持續上十年,甚至乎是幾十年。中央政府只能步步為營,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彈藥」都打出來。

其次,有分析員建議增加中國政府的赤字預算。其實,中國政府的赤字預算已由3%逐步上升至接近4%。以現時中央的理財標準來說同預算赤字再上升的空間亦應該不會太多。

由此可見,外資於過去兩周所報道的消息,毫無疑問是嚴重誇大了內地政府經濟政策之規模及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外資炒作內地及香港股市,除了造成市場波動之外,還不斷「拉扯」老百姓對「救市」的期望。老百姓的期望太高,而且焦點誤放在股市之上,當「股市狂牛」冷靜下來後,大家便會很容易得出「中國政府救市不力」的錯誤結論。此外,老百姓的期望落空,引起不滿,或會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內地政府「加碼」。

此外,當外資或國際熱錢湧入內地及香港股市之際,美國又忽然公布出乎料意地好的「非農就業數據」,並有大行經濟分析員指美聯儲的減息步伐會減慢。大家對不斷修改的「非農就業數據」當然是將信將疑。但我們實不必理會其真假,美國政府忽然發放一個很好的「非農就業數據」,就似乎在暗示減息步伐會減慢了,這才是重點所在。有投資者甚至乎認為美聯儲於明年還有可能調頭加息。最低限度來說,美國政府看到熱錢重新湧入中國,應該不會太高興,調整利息政策亦在情理之中。就算搞不清自身到底有沒有條件反過來加息,亦可先「出口術」,以「非農數據」當一隻「攔路虎」,別讓中國高興得太早。

現時,環球金融市場複雜無比,而且變化得太快。中美雙方更如「神仙鬥法」般,我們老百姓最好還是「靠邊站」最穩妥。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