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的重建計劃終於揭盅,全邨將分三期清拆,預計將於2028年開始啟動,直至2048年,需時20年。社會輿論普遍支持重建彩虹邨,彩虹邨的居民也希望能盡早改善居住環境,但慨嘆20年的重建期太長,彩虹邨現有的居民長者居多,20年的等待,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遙遠。
彩虹邨有60年樓齡,是市區其中一個老化的大型公共屋邨,社會上早就有強烈的呼聲,希望政府加強老舊屋邨的重建計劃。重建老舊公屋好處很多,一是老舊公屋年久失修,房屋署須花費大筆資金用於維修,但仍然不能根本改變住戶居民居民環境欠佳的問題,重建則可解決問題;二是老舊公屋大都在市區交通便利、社區發展得較成熟的地區,深受歡迎,重建之後,可以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屋,有助解決市區公屋供應不足的問題;三是老舊公屋重建,還對地區發展有重要的支持。
全港有20多個樓齡超過50年的老舊公屋須重建,相關的議題,社會討論多時,在政府及立法會層面,也已討論了十多年,但政府落實重建的決策極慢,動輒討論10年,而未能作出決定,決定落實之後,又需10多20年才有可能完成,如此速度,確實令不少人等白了頭。
從香港整體發展看,這樣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國家已經訂立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內地省市基本上3年一變樣,5年10年就可建成一個新區,甚至建成一座新的城市。香港繼續按這種速度發展,將會被更多內地城市拋離,甚至會拖國家發展的後腿。
重建老舊公屋之所以比全新興建一個公共屋邨,需要更長的時間,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如何安置好屋邨內現有的居民。絕大多數居民,不希望搬離自己熟悉的社區,渴望能原區安置,而市區公屋的居民,更加不願意搬遷到新界郊區,即便新的居所環境較優。更有一些年長的居民,不想改變生活模式,拒絕搬遷。
因此,政府在考慮重建公共屋邨之時,除了考慮建築和工程方面的問題之外,更須就如何安置好受影響的居民,制定較周祥的方案,盡可能地照顧不同居民的需要。
政府公布的彩虹邨重建方案,分三期進行,首期清拆3座大廈及兩所空置校舍,受影響居民將遷往新美東邨,第二、三期清拆的住戶,則可以獲安置入住第一期重建後的新彩虹邨單位。
重建公屋並不只是簡單的建築工程項目,而是一次較大規模的社區重塑工程,只考慮如何運用新科技加速建設速度,縮短建築期,並不足夠,還須從社會的角度,思考如何推進重個重塑社區的工程,更順暢地推進。
要做好社區重塑,單靠政府的力量顯然是不足夠的,區議會、區議員,地區委員會,社區關愛隊,以及地區的社團組織,NGO機構等,更須發揮應有的功能,包括就整項重塑社區計劃,向政府提供更準確的社區情況,提出更完善,更高效的拆遷、安置方案,也包括須協助政府做好社區居民的解釋、勸說、安撫、關愛等工作。
政府和社會齊心,一方面要不斷改善政府的流程,善用新科技、新技術、新材料,讓公屋重建整體上提速、提效、提質,另一方面也須提前做好社區工作,處理好社區複雜的情況,安撫居民情緒,讓清拆、搬遷、安置能高效、順暢地進行,這樣才能改變重建公屋需時太久的問題。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