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提到,前特首梁振英接連在網上發功,擔心香港土地在未來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又用一家人愛喝糖水作比喻,質疑這家人是否要為此儲十斤糖,但他的質疑非但證明不了當局毋須囤地,反而說明了政府理應未雨綢繆,建立起穩健的土地儲備。因為現時普通家庭不用囤糖,有賴於國家把食糖列為戰略物資,並建立起完善的食糖儲備制度,作為穩定食糖物價和供應手段。港府不斷覓地乃至造地,亦是同樣道理。
當然,比起梁振英的「糖水論」,擔心香港土地在未來會出現「供過於求」,本身便是預設了多項前提的妙論。自二十世紀伊始,香港糧食已經不能自給自足,即使我們把現時所有閒置農地恢復生產,糧食自給率都到不了100%,只能靠境外其他地區進口,所謂的土地「供過於求」,究竟從何說起?很明顯,梁振英所說的「供過於求」,其實跟過去歷屆港府當局的思維一樣,絲毫沒有糧食自給率的概念,只着眼於工商和住宅用地的供應。
退一步而言,即使當局認為香港作為已完成第三產業化的地方城市,糧食供應可靠國家統一調配和安排,不用靠本地發展農業以達致糧食自給,香港土地的所謂「供過於求」,也是壓根兒排除了發展某些第二產業乃至高新產業的可能,例如招攬石化產業在港落戶。以某些人最愛拿來比較的新加坡為例,人家早在1971年已提出石化專業區構想,將沿海的7個島嶼用填海方式連接成總面積32平方千米的人工島嶼——裕廊島。
經過幾十年發展,裕廊島已有8千多家跨國及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 GDP直接貢獻率25%,聘用全國1/3以上的勞動力。若說回歸前的產業佈局落後於人,是港英政府的責任,同屬大灣區的惠州,其石化區是在2002年動工,06年第一期項目投產,整個園區面積達28平方公理,2020年園區實現產值為1343.4憶元。不要說香港沒有培養石化產業的人才,新加坡和惠州市最初也是由零開始,關鍵只在於我們的治港班子,不論現屆還是前幾任,都似乎沒想過搞化工或重工業,造成隔壁已建成了千億產區,我們仍是只懂炒房炒股。
說香港在發展產業上缺乏佈局,壓根兒沒想過可以拿地去搞其他產業的例子,其實還有電動車產業。現在說到國產電動車,大家都會想起比亞迪和蔚小理,但在比亞迪剛起步的十多年前,香港本地也有過電動車研發,甚至曾經投產。早在2009年,由香港EuAuto科技公司已跟香港理工大學聯手打造電動車——Mycar,港府當時還提供首次購買 Mycar 消費者汽車登記稅豁免。然而,當局有想過怎樣發展和壯大電動車產業,像深圳一樣劃出一大片土地來興建生產基地嗎?
資料上查不到,只看到生產此款電動車的公司,在美國綠色科技汽車公司(GreenTech Automotive)董事會主席麥考利夫(Terence McAuliffe)跟隨駱家輝訪問中國後,已於2010年被對方收購,然後便沒有然後。可以說,港府在香港本來有發展電動車產業的機遇,給出的扶持是兩百萬港元,我們亦從沒聽過香港要撥地用作電動車生產基地,或像內地其他大型城市一樣,千方百計地吸引電動車企業來港落戶建廠。至少我們這位前特首,便不像有此念頭,否則你看其他城市的車廠,用地一兩百萬平方米起跳,哪個敢說香港土地會「供過於求」?
可以看到,所謂擔心香港土地會「供過於求」,是以土地只作商住用途為前提,香港的產業布局若是像面積大一倍的深圳,現時的土地根本不可能夠用。另一方面,即使只說商品房的供求,包括梁振英在內的不少港人,乃至港府當局,都只愛談論單位的興建數字,卻不去談單位面積又多大,從而可讓大家計算人均居住面積。不客氣的說,若某些人口中的「供過於求」,是指當局只需讓港人人均居住面積,跟懲教署單獨囚室一樣的話,這樣的土地政策,可能很科學地照顧到財閥,但未必有利於社會穩定。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