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於本欄提到近日現任特首李家超與前任特首梁振英,就著香港造地問題所引起的討論。期間提到,梁振英提出因應過去兩屆政府的計劃,現時樓市已下跌20%,供應過剩會導致樓價進一步下行,令本港負資產數目加倍,質問現屆政府應如何面對負資產問題。
筆者一再強調,負資產在香港屬於敏感詞,在港人經歷03年沙士期間的經濟低迷後,「負資產」一詞幾近與沙士期間一眾負面元素掛勾。負資產數目持續上升,民怨自然上升,對港府管治有弊無利。
根據金管局數字,2024年第三季尾,香港負資產數目按季已上升過一萬宗,最新報40713宗,也是2004年第1季以來首次突破4萬宗的水平。若然樓市未來繼續下降,負資產數字只會有增無減,這裡就有梁振英提出的質疑,繼續盲目造地增加樓市供應,會否引發新的民生問題?
這裡諸君首先要理解,負資產增加的單一因素,是否單純的樓市供應,不論是過去十年的造地計劃,抑或政府未來大興土木增加調控手段的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其實不然,負資產的定義相當簡單,即市值比未還清的本金價值還要低時,該資產便會成為負資產。樓價下行固然是必然條件之一,但若「本金價值」佔資產價值的比例過高時,都會容易令投資者成為負資產一行。
回看2019年,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放寬自住物業按揭成數上限,首次置業人士在800萬元或以下的現樓單位,可申請高達九成的按揭;800至900萬元的單位則下申請九成或上限720萬元的貸款等等的各項放寬。在林鄭放寬按揭成數之前,其實物業市場亦已充斥各種呼吸Plan,協助市民以高成數按揭上樓。
當然,過去幾年樓市的下行幅度已超三成,即使沒有任何呼吸Plan、林鄭Plan,都會有一定數目的負資產出現。但相關計劃在當時卻吸引一定數量本來不符合上樓門檻的市民上車,高成數按揭及盲目相信樓市奇跡,間接將他們曝露於負資產的風險中,成為推高香港負資產數字的原因之一。
事以至此,將負資產數字急升推給前任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問題今次帶出的另一個討論則是應否為避免負資產出現或上升,而停止增加土地供應呢?
答案必然是「否」的。
要知道根據負資產的定義,負資產的數字要減少,政府在調控房屋供應時,就必須將「調控樓價」置於所有問題之前,甚或比市民上車門檻,香港房屋居住環境等問題優先。背後又有很多複雜邏輯,例如目標調控樓價長期平穩,就難以吸引投資者入市,變相會增加下行動力,又會成為負資產增加的原因。結果在最理想的做法下,就是確保樓市供應大部分時間都追不上需求,使香港樓價可以長期穩步向上。
然而這一點對於處於香港深層次矛盾、處理香港房屋問題等等是毫無幫助,更加會有反效果。要知道香港樓價在經歷過去20年的調整,已經升至基層市民難以承擔的地步,什麼不吃不渴多少年才買到樓固然有跨大成份,但亦有參考價值。若然市民承擔樓價能力沒有現時那麼高,則調控樓價長期穩步上升是可行之策,但現時即使樓價回落三成,對市民而言樓價仍然是難以負擔,便是另一回事了。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