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成立「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並任命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和生物科技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擔任領導。特朗普指出,DOGE的成立旨在廢除官僚主義,削減多餘的規章制度和浪費性支出,並重組聯邦機構。此舉引發了筆者對「企業式政府」概念的深思。
何為「企業式政府」
坊間並沒有對「企業式政府」下明確定義。若參考DOGE成立初衷,「企業式政府」是一種強調效率與追求利潤的政府管理模式。因此,「企業式政府」應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把績效和經濟收益置於優先考量。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的一系列宣言,例如承諾「增加駐外軍費分擔」、「削減氣候法規」、「通過談判結束俄烏衝突」,以及近期確認的「驅逐非法移民出境」措施,都可被視為「企業式政府」運作的具體體現。
提升公營服務效率
「企業式政府」無疑可以提升效率。在商業環境中,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和市場競爭力,靈活調整資源,以及迅速地應對市場變化。如果政府能借鑒成功企業的經驗,尤其是在削減官僚主義和行政負擔方面,將更有效地滿足市民需求。數位政府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透過科技改善公共服務,簡化了行政流程,提高施政透明度,讓市民生活更便利。
政府角色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眾所周知,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而非追求利潤。然而,在商業社會中,某些決策可能因過分重視成本效益而犧牲公共福祉或社會公平,在政府運作中這是不可接受的。在「企業式政府」的框架下,過於著重利益有時會忽視政府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正如特朗普提倡的「削減氣候法規」,雖然短期內可能刺激經濟,但長期來看,或導致環境問題惡化、社會公平性下降。因此,政府不僅需要創造財政收益,更應擔當守護者的角色,在效益與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過於依賴數據的冷漠政府
另外,「企業式政府」往往依賴數據來制定決策,這可能忽視市民的觀感和實際需求,導致公共服務缺乏人性化的關懷。人們的生活與福祉往往無法完全用數字來衡量,而這種基於數據的決策方式,可能促使政策制定者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加大。因此,政府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必須保持對市民需求的敏感度,確保政策真正反映社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總括而言,只要在效率與人性化之間找到平衡,政府才能真正促進公眾福祉和社會和諧。為此,任何有為政府宜遵循這一原則,以履行作為社會守護者的責任。
文:潘 怡
民主思路研究主任,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