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賽以4:0擊敗日本隊奪冠,次日搭機返台,賴清德指示比照奧運金牌選手,F-16戰機伴飛,桃園機場以水門禮迎接「台灣英雄」。蕭美琴更親到機場迎接。
接著11月26日,賴清德的總統府與文化總會舉辦「英雄大遊行」,警車開道,球隊隊員分坐軍車在台北市遊行。
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以前,台灣人跟絕大多數內地人一樣,知道棒球的恐怕不多,更談不上熱衷。棒球是隨日本殖民統治來台,1931年達到高峰,日本全國有項名「甲子園」的高中棒球聯賽,當年主要是台灣人組成的台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簡稱「嘉農」)棒球隊,首次奪下甲子園的台灣代表權,代表台灣赴日參賽。
2014年,以《海角七號》成名的導演魏德聖將嘉農棒球隊這段故事編成劇本,拍成《KANO》推出,大部分台灣人因此知道日據時代台灣曾有過這樣一支球隊。
嘉農這支球隊中隊員有原住民,漢人與日本人,教練是日本人,不過沒有國籍混亂的問題,嘉農隊代表的台灣隊,是日本全國各地高中棒球隊的一支。
日本殖民者走了,棒球留下來了,再掀高潮在1968年。當年台東紅葉國小成立的一支少棒隊以7:0擊敗由日本選拔出的日本少棒明星隊,轟動全台。次年更由這支球隊組成的金龍少棒隊進軍美國的世界少棒大賽奪冠。
那時的台灣社會,生活相對而言比今天單調,棒球新聞的炒作較之今日要熱鬧得多。1969年金龍少棒隊於美國威廉波特贏得世界少年棒球錦標賽冠軍後,其返台的盛況不下今天贏得12強冠軍的中華隊。
台灣經濟起飛後,1990年代出現了職業棒球隊,融入商業一環。這次世界12強棒球賽後,球迷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各球員的身價,可說已跟著美、日球員「華麗」轉身。這樣的現象,別說日據下的嘉農,即回到祖國的紅葉與金龍棒球隊都無法想像。
棒球雖說就是一項運動,卻難免勾起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記憶,也難怪「台灣隊」會在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的大腦中泛起,這位執行長說他看到「中華隊」就賭爛!要努力讓隊名改成「台灣隊」。
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後,台灣的棒球隊當然要從日本的台灣隊改成中華民國的「中華隊」,王義川又要改回台灣隊,是眷戀殖民統治,難忘日本的「台灣隊」?
今天的台灣隊沒有在全國勝出(儘管大陸與港澳的棒球隊或不是台灣隊的對手),不好說是代表全國的「中華隊」,當然也可以說成台灣隊--中國的台灣隊,但如果王義川要改回日本的台灣隊,則首先他該努力的是:回到嘉農棒球隊的時代!
文:福蜀濤
台灣中國時報前副總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