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位化的浪潮中,香港的士業界卻顯得有些落後。隨著政府計劃推行全面的電子支付系統,這一行業面臨著重大的轉型挑戰。根據最新的政府提案,所有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並且司機需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然而,這樣的政策是否能夠有效推動行業的進步,就要看業界能否積極配合。
但已有業界人士表示對政府的措施感到失望,說的士業界近年已經遭受了非法白牌車的衝擊,導致收入減少,保險費用高漲,客流量未能恢復正常、轉型又得不到政府資助。
雖然業界對於安裝車cam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持開放態度,因為這可以保護司機、減少爭拗、改善的士形象。但在營運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卻質疑為何政府不提供基本的津貼,要司機自行承擔安裝成本。業界人士批評政府在基建上不遺餘力,卻對這些小型業者的實際困境視而不見,認為這樣的政策不僅缺乏同情心,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大型基建受惠者是全港市民,的士加裝攝錄系統是個人營運成本。若這樣也要補貼,那香港政府可以補貼幾多個?香港很多人最喜歡把責任推給政府身上,永遠也像政府欠了他一樣,自己卻沒有想想對政府或香港貢獻了什麼!
政府一直想大力推行電子支付,全因為難以避稅所以被的士業界大力反對多年。大家必須承認這是全球的趨勢,然而的士業界對於二維碼支付的接受度並不高,原因在於坊間某些支付方式可能會導致「一拍即付,快速落車」的情況,這樣的交易方式可能使司機要「報足稅」難以像收現金般去瞞稅。一班連稅又不想交,卻要問政府拿資助的的士司機,請問如何令全香港市民支持?
又說很多老司機不喜歡電子支付,不想去學新事物。墨守成規社會如何進步?
其實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內地的電子支付系統迅速普及,這進程亦並非一帆風順。在電子支付的初期,內地的技術基礎設施並不完善,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帶,網絡覆蓋率低、支付設備不足,導致消費者無法順利使用電子支付系統。這種情況限制了電子支付的普及範圍,使得部分地區仍然依賴現金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和企業逐步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提升了網絡覆蓋率和支付設備的普及率,這一問題才得以緩解。
儘管電子支付提供了便利,但某些消費者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度仍然存在疑慮。特別是年長者和某些低收入群體,對於智能手機的使用不熟悉、對於電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懷疑。這導致他們在日常交易中依然偏好使用現金。為了克服這一問題,內地各大支付平台和商家積極開展了消費者教育活動,通過宣傳和培訓,增強消費者對電子支付的信任與接受度。
香港政府亦應該效法內地,拿多點資源去教育年長市民如何使用電子支付、如何融入e世代這個大趨勢;不能夠給一班老人家拖垮整個國家和大灣區的發展進程吧。你給他選擇,做當然不變便是最好啦;有時候當人沒有選擇,便會硬着頭皮去學去試。大家自己都出一分力,幫忙一下家中老人家;關愛隊和區議員去幫助一些獨居老人,耐心教導一定可以的。
至於白牌車的競爭,為什麼市民貴一點也寧願坐Uber?就是的士司機的態度和服務質素問題。香港和澳門的士司機的惡名是世界有排名的!短程黑面埋怨、作為乘客付錢買服務卻要受氣;繁忙時間還要被「黑的」開天殺價。若電子支付普及在的士業界後,可以考慮把的士的收費模式轉變到與Uber差不多,相對便能因應繁忙時段和車程去合理地提高車資,其實對的士業界也是好處。不過首先還是要先好好學習一下服務態度吧。
電子支付的轉型經驗無疑具有借鑒意義,面對即將推行,香港的士業界應該提前預見可能的挑戰,並積極採取措施,促進電子支付的平穩落地。唯有如此,才能在數位化浪潮中站穩腳跟,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自己賺取更多酬勞。
文:朱庭萱
又名「玻璃朱」、Bonnie,多才多藝撐警藝人,既是【LoveHK真心救港】版主,也是節目主持、飲食作家、廚藝學校創辦人、金融機構副總裁,亦曾任職傳媒。2019年因撐警言論被攻擊起底,但沒退縮,繼續敢言,多次與藝人們一起出席撐警活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