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危害國安潛逃者謬論,看推廣愛國教育的必要性 文:吳建東

2024年的這個聖誕節,有人平安度過平安夜,但也有人會平安夜裡不平安。有人開心拆聖誕禮物,也注定有人拆出聖誕禮物不開心。香港特區政府24日祭出兩波懲處,將許智峯等7人列為潛逃者,撤銷香港護照、禁止處理資金;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公布新一批通緝名單,包括6名逃亡海外人士,每人懸賞100萬港幣。

這13個拆到香港政府給的「聖誕禮物」的潛逃者氣急敗壞,大發謬論。許智峯厚顏無恥說他被取消護照,客觀效果是更有理由讓他投靠的國家批出政治庇護或難民身份。也是,身為喪家之犬的許智峯能乞求主子收留做個難民,給張身份證這也是天大的幸事。

許智峯
許智峯

被通緝的鍾劍華說他從來沒有提過「港獨」,還反指他是「大中華膠」(熱愛大中華主義者),但香港國安處指鍾劍華煽動分裂國家、勾結外國,並於2024年5至6月在不同平台鼓吹港獨,促進外國對中國、香港製裁,並要求關閉經貿辦。

雖然鍾劍華口口聲聲說自己從來沒有提過「港獨」,但做出來的動作卻全是損害香港、抹黑中國的事,難道這也叫「熱愛大中華」?被通緝的何良懋指責以前被通緝過,這次懸紅通緝是香港政府混亂,還稱自己入了加拿大籍,對他沒什麼影響。可他有沒有想過,被香港政府加碼再通緝,證明何良懋潛逃之後不思悔改,反而一直從事危害香港國家安全的行為,其罪行雖遠可誅,就算改變身份也不能逃脫以前犯下的罪行。還有現年23歲的鍾翰林說對於自己成為首位二次被控違反國安法的香港人深感榮幸,19歲的張晞晴稱被懸紅通緝是一份沉重的「榮譽」。不知道這兩位年輕的被通緝者,他們認為的「榮譽」又從何而來?也許這份所謂的「榮譽」只是讓他們覺得可以多給自己的主子多一份「投名狀」吧?

鍾翰林
鍾翰林

從這些危害國安的潛逃者謬論來看, 由於香港處於長期的殖民統治之下,因而香港人普遍對於國家的認同和愛國情感都比較薄弱,再加上反對勢力鼓吹的什麼「民主、自由」使人誤以為自己的胡言亂語、胡作非為就是真正的自由。其實這種自由壓根就是放縱,因為自己的一個不爽就私自成立所謂的「香港議會」,心中還沒有「法律」?還有拼命乞求外國來制裁香港,他們這種放縱的結果其實會損害到很多香港人真正的自由,試想外國都來制裁香港,那香港人出行的自由、貿易的自由是不是都少了?那香港的經濟變差,自然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還有就拿他們口口聲聲的「言論批評自由」來說吧,為什麼他們有些人己入了他國的籍,還一直只針對香港批評呢?為什麼不把這份「言論批評自由」運用到他所投靠的國家呢?難道他投靠的國家真的是人間天堂、一片淨土,沒有一丁點社會不公?無非是這些潛逃者為了尋求自己的利益,特意去用危害中國國安的言論和行為去討好為他撐腰的主子。還有鍾翰林、張晞晴之流就是因為受長期誤導、蒙騙,以為年紀小去搞政治就不用被追究責任。但是,我們要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快樂並不能以出賣別人的幸福和快樂為代價,更不能以出賣國家的利益和危害國家的安全為代價。

其實,不管是現實生活或者網絡生活中,如果任由這種危害香港國安的思維存在,那很多香港人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了思考方式,也會做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所以我們要在文化、歷史、科學、民生等全方位各個領域進行全民性的愛國主義教育,而這種教育必須是平民化、生活化的,而不是學術化的。只有堅持以中華文明的價值觀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基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擁有國家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並且擁有能明辨是非的知識儲量。才能珍惜得來不易的社會安寧,支持特區政府對上述13名反中亂港分子,採取執法行動,也能讓人充分認識到,任何人妄圖利用各種名目危害國家安全,不論身處何地何方,都不會得逞,必遭法律制裁。

文:吳建東

香港城市智庫評論員、香港就是敢言執委、香港江西萍鄉同鄉會副會長、和衷共濟愛港聯盟副主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