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大年初三,王金平依慣例在高雄老家設宴招待親友,據台北《聯合報》報道,當天「高雄市長陳其邁結束市政行程後率市府團隊向王金平拜年,二人高舉酒杯互道新年祝福,好交情不言而喻。」
說起陳其邁與王金平的好交情,不如說陳其邁父親陳哲男與王金平的「好交情」。陳哲男1968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87年當選教育團體立法機構民意代表,與王金平同為立法機構中唯李登輝馬首是瞻的集思會成員。
集思會在立法機構內與國民黨非主流的新國民黨連線針鋒相對,陳哲男在立法機構提出「一中一台」主張,給對手提供了子彈,被指違反黨紀而於1992年開除黨籍,次年加入李登輝奶大的民進黨。
王金平雖留在國民黨內,但與陳哲男一樣是務實的政治人物。比起陳哲男,王金平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在政壇有「萬應公」之稱。
在台灣的統獨光譜中,王金平與陳哲男可說均屬審時度勢,可統可獨的政治人物。
1月17日,陳其邁給王金平拜年之前兩星期,在國際戰略學會舉辦的「特朗普就職與台海安全」論壇上,這位前立法機構領導人說明了他為甚麼會提出「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
王金平說,2016至今八年多來,兩岸惡意螺旋一再下沈,海基和海協兩會幾乎一事無成,陸委會、國台辦應是兩岸穩定交流的單位,如今變成兩邊怒目相對、惡言相向的對立機構,這該怎麼辦?
對照他在這個論壇上說的「外因」,即特朗普顯然不願看到台灣方面「倚美謀獨」,關於內因的談話,王金平顯然沒有說透。
從李登輝當權時提出台海兩岸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到賴清德上台後公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台獨能走的路已給賴走到盡頭,再往前一步就是公開宣布成立「台灣共和國」,而這一步須聽命華府。
王金平看到特朗普不願看到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王有沒有看到中美此長彼消的形勢,他沒有說,但台灣問題終歸是橫亙在中美間的問題,沒有美方的背書,不論賴清德有多旺盛的企圖心,台獨這條路,他是一步也甭想往前跨。
窮則變、變則通,在中美博弈出現越來越不利美方的形勢下,可統可獨的島內政治人物就得掂量掂量在統獨光譜中要往哪個方向傾斜。
據傳王金平提出「主權同而不分」說法背後有李登輝當年機要蘇志誠的身影,不論傳聞真假,1955年出生的蘇志誠,是在現實政治中打過滾又目睹中國崛起的識時務者。
陳其邁率其市府團隊給王金平拜年,是否意味不靠譜的特朗普上台後,民進黨內識時務者也開始窮則變、變則通,要在統獨光譜上向「主權同而不分」傾斜?
文:福蜀濤
台灣中國時報前副總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