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過千億赤字又好,近千億赤字也好,在賣地收入大幅減少後,每年都有過千億元的赤字後,社會的討論繼續聚焦於僅僅70億元2元交通津貼。即使將整個2元車津取消,實際對財赤都不足10%,但其代價卻十分深遠。
例如近日見到很多媒體訪問普遍市民及長者,一來普遍容易陷下新的社會矛盾,二來不少長者都直接將矛頭指向高官,直說高官應該減薪相伴。

上周尾段,不少媒體引消息人士所透露,指政府目前其中一個方案,是將2元車津改為每日限搭最多8次,而10元以上票價則改為兩折計算。即若車票格價為20元,則需付4元,對比過去則有100%的升幅。
過去不論施政報告抑或財政預算案前夕,政府均會就一些重大改季,率先以「消息人士」的方式向媒體發放。由於不少媒體在刊登前都會查證該「消息人士」的消息是統一,所以一般這類消息人士發放消息都有一定可信性。
假設方案有可信性,那麼政府這個改動,基本上就是想減少長者「搭長車」的次數。因為2元車津改為每日限搭最多8次,有幾多長者一日使用多過8次交通工具,甚至不是長者,即使是普通上班族,上下班再計及晚上外出找朋友聚會,都很難搭滿8程。
但每程10元以上的票價,則改為2折,雖然實際金額的升幅不多,但比例上升之多,則可以想像政府是有意逼使減少搭「長車」,甚至將「長車」改為多程車去搭。但這裡帶出來的一個問題,反而一如筆者上兩周所講,造成社會如斯大的怨氣同時,實際上對為財政節省幾多呢?
改為每日8程,一如上文所說,又有幾多長者會每日搭超過8程呢?如果20元的車資,長者付款由2元增加至4元,政府對交通費的補助也只是由18元降低至16元,只是輕輕降低10%。但香港又有幾多交通費是超過20元呢?如果只是12元的一程車,新車費則為2.4元,對政府降低交通津貼而言,則是由10元減低至9.6元。政府一直強調車津由十數億元,大幅增加至70億元的同時,那麼這些扣減所能節省的交通津貼僅約10億元,對比筆者當初想像能節省15至25億元更低。
為政府每年節省僅約10億元,但又花費數年時間討論,又引起一定的社會矛盾,甚至對政府的不滿,又是否值得呢?
更甚者,雖然2元車津過去幾年一直被政府、建制派及大眾進行深入討論,但實際上的花費及數字都相對不透明。例如當諸君討論到「長車短搭」問題嚴重時,70億當中有幾多是「長車短搭」?未來幾年政府預期在2元車津的支出上,究竟會是逐漸升過百億元,還是因為人口流失而逐漸下降呢?平均一名長者每日搭多少程?在缺乏很多足夠的數字下,實在難言有效討論,若政府真的希望坊間有理想討論,而不是單純增加對政府的不滿,可能發放更多數字說明政策的合理性會更好。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