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揮舞關稅利劍,台灣加倍輸誠! 文:陳國祥

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宣布一整套新關稅措施,大肆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名列美國第六大逆差經濟體的台灣,被列為「違規最嚴重國家」,遭課徵32%的關稅。比起貿易對手國日本的24%,南韓的26%,新加坡的10%,台灣高出甚多,僅比中國大陸的34%稍好。關稅戰將增加台灣對美出口產品的成本,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相當不利。

面對這項重大衝擊,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事前還叫大家「安心睡覺」,聲稱政府已有周詳準備,「風險在可控範圍」。特朗普揮出關稅利劍之後,台灣相關企業震驚不已,寢食難安,政府。過了兩天,行政院才提出二十項無關緊要的對策;最後賴清德親自應對,提出五大對策,全是對特朗普政府輸誠與取悅的對策。整個政府只顧埋頭搞「大罷免」,對於32%的重稅,賴政府事前茫然無知,事發後了無對策,面對這麼大的衝擊,不知如何控制風險,反而逆來順受。賴政府無知加上媚美,讓台灣政府挨打而不準備換手,引發民眾強烈憤慨與失望。

台積電上月宣布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後,賴清德連忙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舉行記者會,保證台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但台積電赴美投資完全無法幫台灣擋住子彈,賴政府加付百億美元軍購保護費也沒用,特朗普仍對台灣下了重手。在這同時,台積電還宣布應美國政府要求,與美國陷入經營困境的半導體英特爾成立創新公司,幫其走出泥淖,美國政府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行動一波接一波。賴政府每天忙著抗中、大罷免、取悅美國,至於如何保護經濟命脈,卻毫無善策可言。

賴政府對美輸誠唯恐不及、不夠,竟先放棄談判基本原則,先提高籌碼再與對方討價還價。賴政府尚爭取到與美談判之前,就先把自己所有的牌全部獻出,無顧台方的貿易主體性與主權。賴以為「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特朗普急著要用關稅補聯邦政府財政大窟窿,為何單單放過台灣而從零談起?

賴清德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包括對美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外,再加上提出軍事採購清單,這可以說台方的籌碼,未和美方談判桌就掀開底牌,不怕被美方宰割而毫無還價的空間嗎?

至於擴大對美國的投資,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傾囊而出,還要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做出對等整合,殊不知特朗普脅迫外國企業投資無所不用其極,怎麼可能反過來投資台灣以為回報呢?

賴政府還說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隨他認定,無論怎麼排除,在美國政府看來都還有「詐欺」成分,還會持續追究,台方企業承受得了嗎?特朗普還盯上洗產地問題,賴政府要企業自斷國內企業放棄自求多福之道而失去競爭力嗎?

台灣已是變成美國第七大貿易經濟體、第六大貿易逆差經濟體,所以被美國政府列入「骯髒十五國」。這其實是民進黨政府刻意為之所造成的結果。在前任蔡英文任內,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最高達四成三,政府提出「鮭魚返鄉」的號召,台灣對大陸市場依存度持續下降,去年已降至31.7%。表面上擺脫了對大陸市場的重度依賴,實際上是把貿易依賴轉而投向美國,自傲於時隔廿四年後,美國再度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沒想到,特朗普執政後,這變成禍源,引來32%對等關稅的嚴懲。

民進黨一直過度信賴及押寶美國,以為台美之間因理念接近而形成的的「價值聯盟」堅實穩固。現在才發現特朗普只在意美國的眼前利益,腦海中根本沒有價值同盟、傳統盟邦、戰略夥伴之類的想法。事實證明,民進黨政府押錯寶,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只是對外事務和「國家安全」事務上如此,經貿上亦乎如此,這正是所謂「求仁得仁」是也。民進黨如果再執迷不悟,繼續毫無保留,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則台灣不僅安全堪憂,而且經濟命脈遲早將斷送在特朗普手上。

文:陳國祥

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