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創:促進新來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社會 文:林彩英、丁煌

香港,這座充滿活力和機遇的國際都市,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然而,如何讓這些新來港人才迅速融入本地社會,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東區區議員,筆者深感責任重大,並期待能夠盡己全力,為新來港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一、強化語言與文化培訓,搭建融入橋梁

新來港人才在融入香港社會的過程中,語言和文化差異往往是首要挑戰。因此,提供全面的語言培訓和文化融合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政府應設立專門的語言培訓中心,提供粵語、英語及普通話等多語種培訓,特別是針對新來港人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需求。同時,開設文化融合課程,涵蓋香港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及法律法規等內容,幫助新來港人才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本地社會。此外,利用線上平台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資源,也是提升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簡化專業資格認證,暢通職業道路

對於許多外來專業人士而言,專業資格認證是他們在香港獲得職業認可的關鍵。然而,繁瑣的認證流程和漫長的等待時間往往成為他們融入本地職場的障礙,因此,建議政府簡化專業資格認證流程,建立快速通道,縮短認證週期,減少繁瑣手續。同時,與海外及內地相關機構簽訂專業資格互認協議,減少重復認證,提高認證效率。此外,設立專業資格認證諮詢服務中心,為新來港人才提供一對一的諮詢和指導服務,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認證過程。

三、解決住房難題,減輕經濟壓力

住房問題是新來港人才初到香港時面臨的一大挑戰。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可考慮為新來港的專業人才提供臨時住房解決方案或租金補貼。例如,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提供臨時住房,設定合理的租金標準;或者為符合條件的新來港人才提供一定期限的租金補貼,幫助他們渡過適應期。同時,建立住房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市場上的租房信息,為新來港人才提供便捷、可靠的租房渠道。

四、促進交流合作,構建穩固網絡

為了讓新來港人才更好地融入本地社會,建立穩固的社交和專業網絡至關重要。政府、社區及企業應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如聯誼會、研討會等,為新來港人才提供與本地居民和其他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同時,鼓勵新來港人才加入本地社交網絡和行業組織,拓寬人脈資源,促進信息共享和合作機會。此外,支持新來港人才在香港創新創業,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他們與本地企業合作,共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五、鼓勵多方合作,共築人才高地

促進新來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社會需要政府、商界和學術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各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確保人才政策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形成政策合力。同時,鼓勵企業與政府合作,共同開展人才培訓和招聘活動,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人才解決方案。此外,推動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共同打造香港的人才高地。

總之,促進新來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我們攜手並進,為新來港人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在香港這片熱土上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共同推動香港的繁榮發展!

文:林彩英(左)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
「中國夢智庫」地區事務聯合總監
文康服務中心 總幹事
維社之友 主席


文:丁煌(右)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委任),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法務會計學會義務法律顧問
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城市智庫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