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泡沫終難撐長期執政 文:吳桐山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百日將至,其施政表現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從《紐約時報》最新民調的42%支持率,到加拿大自由黨憑反特朗普情緒實現選情逆襲,一系列跡象表明,特朗普所依仗的民粹主義民意基礎已現裂痕。

民粹民意如朝露

特朗普的民意滑坡並非偶然。自上任以來,其以「美國優先」為名的激進政策,正在經濟、外交等多個維度反噬其支持基礎。在經濟層面,55%的選民反對其關稅政策,63%的獨立選民認為其「超越權力」。加拿大自由黨的逆襲案例尤具代表性:在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後,自由黨支持率從落後20%逆轉至領先4%,其黨魁卡尼以「反特朗普」為核心競選策略,成功吸引跨黨派選民。這表明,當民粹政策直接損害選民利益時,所謂的「民意鐵盤」將迅速瓦解。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執政方式已突破美國憲政框架。美聯社調查顯示,54%的選民認為其政策「超越法律邊界」,連16%的共和黨選民亦表達擔憂。從強制驅逐移民到任意調控淋浴水流,這種「憑直覺治國」的模式,正將美國拖入制度危機的深淵。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彈。加拿大提前大選中,自由黨將「反特朗普」作為核心議題,其黨魁卡尼直言「美國領導全球的時代已結束」。

更深層的危機在於,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正在瓦解美國的全球影響力。IDC預測,受其關稅政策影響,2025年全球IT支出增速將從10%暴跌至5%,這直接動搖了美國科技霸權的根基。當盟友開始重新校準對美依賴度時,美國的全球戰略將陷入「孤島化」困境。

中國危中有機

特朗普危機給國際社會的啟示同樣深刻。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試圖以單邊主義重塑國際秩序,終將遭遇反制。加拿大自由黨的逆襲、歐洲對美貿易政策的重新評估,均表明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美國若繼續沉迷於「美國例外論」,只會加速其全球領導力的衰落。

對中國而言,這場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需警惕美國對華政策的「賭徒心態」,另一方面應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歐亞非拉國家的合作,構建更穩定的國際關係網絡。當美國在民粹泥潭中越陷越深時,中國更應以制度性開放贏得國際信任。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