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賣員權益的悲歌 文:姚英毅

戶戶送(Deliveroo)4月初撤出香港市場後,旗下外賣員面臨無遣散費、無補償的困境,香港外賣員的命運再度備受社會關注。目前,香港外賣平台僅剩Foodpanda與Keeta壟斷市場,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平台更加缺少動力去改善僱員權益。外賣員的僱傭關係與傳統有別,儘管實際上是員工,但平台將他們視為自僱人士,這使得外賣員無法享有法定勞工權益,如最低工資、年假和病假等,勞動權益問題愈發凸顯。

根據香港勞工處的資料,自僱人士不受《僱傭條例》下大部分保障,包括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年假、病假和工傷補償等。而外賣員作為交通參與者,意外風險極高,平台多只提供最低限度的第三方責任保險,真正能賠償外賣員的醫療開支及收入損失者極少;此外,因缺乏正式的僱傭關係,平台可隨時單方面調整派單規則、派送費用及懲罰機制,外賣員幾乎無法申訴,使他們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工聯會理事長黃國亦表示,工聯會至今已收到200多宗外賣員求助,凸顯勞工權益問題亟需關注,並促進法例修訂。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最新調查顯示,在1.3萬名外賣員中,近三成半的月收入不足5,000元,61%的外賣員以外賣服務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月薪卻不到1.5萬元,遠低於市場水平,甚至不及許多內地外賣員的收入。有外賣員指出,在三個外賣平台中,戶戶送的薪酬最好,根據送單距離計算服務費,一單最多可賺60元。在戶戶送運營期間,外賣員尚可在平台間「跳單」或「比價」,爭取更高報酬;而戶戶送的退出,令keeta和foodpanda形成雙頭壟斷,外賣員的選擇減少,薪資和工作條件上的議價能力大幅降低。

去年中國人社部也制訂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三份新辦法,為保障外賣員權益制訂了法律框架。在政府的影響下,內地平台如美團已在惡劣天氣下引入補貼機制,保障騎手收入和安全,並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京東亦計劃自2025年3月1日起,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這些制度雖無法完全消除外賣員的困境,但至少提供了基本的安全網。

外賣員的悲歌只是冰山一角,時代不斷在改變,勞動的形態也因而改變,政府理應仿效內地,將包括外賣員在內的新興勞動形式,獨立制訂政策或法律,使他們有新的法律或政策框架,加以檢視相關權益,並定期更新。其次,則是針對勞動者權益,如可考慮建立「平台勞工最低保障標準」等等,無論自僱還是僱員身份,都需享有工傷保險、基本收入保障及合理工作條件;同時設立專項基金,用於外賣員的醫療、意外及緊急支援補貼等。

外賣員是在社會裡有重要的勞動地位,在我們享受日益便利的生活,隨時下單點外賣,收取快遞時,別忘了他們還是勞動者,只是目前法律無法介定他們的勞動形式罷了。

文:姚英毅

旅居歐洲香港媒體人,曾獲多個亞洲與全球性新聞獎、文學獎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