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充滿不確定性國際形勢,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持續的局面下,傳統市場美國和歐洲的貿易持續萎縮,貿易壁壘成為自由貿易的重大挑戰。面對難以預料的快速發展環境,中國正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與合作,始終積極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實,讓其在未來建設過程中提升國際效能,將確保可持續性。而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面向海洋、聯通世界的「南大門」,在其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必須要發揮積極作用,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作為中國唯一使用普通法的地區,在國際規則對接、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等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香港不斷深化國際交流,加強內聯外通,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搭建了堅實的橋樑。但如今中外局勢紛亂,香港應該跟隨國家腳步,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打通「內循環」、「外循環」, 擴大「互聯互通」機制,增強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新優勢。通過北部都會區的建設,香港不僅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還能在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另一方面,深圳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成功的範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為創新與科技的前沿陣地。為配合國家發展,早在十多年前,習近平主席便親自謀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並進一步推動其擴容,為深港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總體看,再加上廣州的南沙自貿區和珠海橫琴的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四個地區將成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地帶。為拓展「一帶一路」的貿易,特別是與東盟的合作,提供強大動力,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隨着北部都會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深港兩地的聯繫將日益緊密,合作空間也將不斷拓展,一個高效便捷的交通樞紐對於區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深港西部鐵路是一項國家戰略部署的重要基建工程,把北部都會區中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和前海連接起來。而即將興建的北都公路則會將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連接新田科技城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和洪水橋/廈村的高端服務業,包括金融、法律、會計等等將可支援深港兩地,甚至整個大灣區的創科發展。因此,港深西部鐵路是一項極具戰略性的基建項目,我們並不能以一般基建工程的眼光看待,要從國家整體發展的高度出發,才能明白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沈豪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元朗區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