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失實資訊抹黑香港的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粵語組,本月正式停止運作,RFA坦言是特朗普政府終止資助被迫縮減團隊,可笑的是,明明係特朗普政府「閂水喉」累死RFA粵語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竟然睜眼說瞎話,聲稱這「代表了香港當局持續壓制媒體自由的最新後果。」做了殺「台」兇手還誣告甩鍋,堪稱無恥之極。

巧合的是,一向批評特朗普不手軟的美國自由派「左」報《紐約時報》,剛好在RFA宣布粵語組壽終正寢之前,發表一篇報道,批評特朗普政府削減對美國之音和RFA等官媒的經費資助,如同放棄多年來一直掌控的全球話語權,拆除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和信息基礎設施,忽視對破壞性敍事和虛假訊息的防禦,因為這些媒體機構曾經把美國塑造成全球道德和文化權威,認為此舉讓美國的競爭對手拍手稱快。

在《紐時》筆下,形容美式電影、音樂、新聞和其他文化媒體圖騰,塑造了美國國際形象和魅力,正是透過美國之音和資助的獨立媒體等傳播,是美國軟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紐時》把美國之音和RFA搬上神壇,卻在不自覺間確認了這些官媒,一直發揮美國政府大外宣輿論機器作用,長期在全球灌輸正向美國國家形象和價值觀,彰顯美國的軟實力。
《紐時》毫不諱言,美國之音和RFA的另一項功能,就是防禦中俄針對美國的破壞性敍事和虛假訊息,說得冠冕堂皇,卻與事實背道而馳,多年以來,美國之音和RFA一直是反華文宣大本營,透過失實報道及評論,散播《紐時》所說的破壞性敍事和虛假資訊,持續抹黑中國和回歸後的香港,《紐時》豈會不知這兩個官媒的真正功能就是文宣機器,仍然肉麻吹捧,自揭其偽善與雙重標準嘴臉。
2019年黑暴爆發,RFA配合顏色革命黑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煽動反中亂港活動,挑撥仇警,美化暴徒,直到國安法實施劃下紅線,RFA終於在去年結束在港辦事處遷移海外,其如意算盤是以離岸方式迴避國安法規管,並且增聘了多名移居外地的黃記,又計劃把名字改成《自由亞洲電台香港組 RFA HK》,準備肆無忌憚加碼唱衰香港,豈料今年初特朗普上台給予致命一擊,認為這些公費資助的官媒「太左」,浪費金錢,大削經費,RFA粵語組在無錢萬萬不能之下,被釘上了最後一顆棺材釘。
《紐時》為被滅聲的官媒哭喪之餘也赤膊上陣,在上月香港黃人視為「聖月」的日子,刊登駐港記者美化黑暴的報道,訪問了三名參與2019年街頭暴動或觸犯煽動罪刑滿出獄的黑暴分子,形容他們「為追求更多民主而抗爭」入獄,最終留案底「被困原地」,為爭取「香港民主」付出代價。
這就是又一次掌握話語權,扭曲事實,進行破壞式敍事的示範,香港2019 年那場打砸燒私了的暴亂與所謂爭取「民主」沾不上邊,而是美國充當幕後黑手,旨在巔覆中央政府對港管治的一場政變,這三名黑暴分子犯法咎由自取,理所當然𠄘受法律後果,《紐時》替他們「賣慘」,字𥚃行間充斥鎮壓民主,禁止異見的偏頗描述,打着新聞幌子行政治文宣之實。
事實上,除了透過扭曲的新聞報道中傷香港,打開《紐時》的新聞與評論網頁,內容充斥偏頗不實反華報道,以過去一個月為例,使用破壞性敍事手法撰寫的中國新聞多不勝數,近日中國政府打稀土牌反制特朗普關稅戰,《紐時》駐北京記者馬上發布一篇標題為「中國稀土開採的沉重代價:環境污染、民眾健康受損」報道,指稱中國為獲得稀土行業主導地位,已付出沉重的環保代價,在中國北方包頭巿一帶,因為開採提煉稀土,導致幾十個綠意盎然的山谷被污染,山坡被挖到只剩下貧瘠的紅土,至於中國官方多年來大力整頓稀土業,減少環境污染的努力,文中寥寥數語僅交代幾句,算是完成了所謂平衡報道的指定動作。

近年中國內地在城市加裝監控鏡頭,改善治安秩序和交通管理,看在《紐時》一名評論員眼中,竟然感到心懷不安,而且妄想迫害症上身,無限延伸到有朝一日,美國也會變成如此,其文章標題直接寫成「從中國的監控攝像鏡頭看到美國的未來」。
然而,撰寫這篇文章的《紐時》評論員,是否知道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同樣被視為民主典範的英國,已在全英各地架設逾600萬個監控鏡頭,單在倫敦至少有逾69萬個,按倫敦約9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13人便有一個鏡頭,每人每天被拍攝(監控?)600多次,不知這個評論員走在倫敦街頭,又會不會感到心懷不安?或許她應該把文章標題改成「從中國的監控攝像鏡頭看到現在的英國」。
還可以舉多個例子,中國過去數年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部分工薪族不可避免就業與生活質素受到影響,《紐時》一位專欄作者訪談了幾位內地民衆吐苦水,訴說面對經濟壓力的感受,在這名作者筆下的敍事手法,中國經濟現況距離崩潰不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文章的標題竟是「更好的生活遙不可及:中國夢的幻滅」,而其只是接觸了三、四名採訪對象,有足夠代表性反映現況嗎?
經濟周期性調整影響人民生計,不論在先進或落後國家,都是永恆的社會現象,並非中國獨有,《紐時》的專欄作者可以遽下定論,無限放大至「中國夢」幻滅,這是公允的評論?倒要反問這名專欄作者,特朗普政府大舉拘捕非法移民遣反原地,又導致多少追尋更好生活的外來人美國夢幻滅?這些人甚至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已被押上飛機離開美國,對他們來說,美國夢才真的遙不可及。

上述在《紐時》刊登的所謂中國新聞及評論,實際上只是一篇又一篇抹黑中國的反華文宣,《紐時》自詡編輯方針嚴守最高新聞作業準則,力求報道內容準確,評論公允,可是其中港報道卻呈現另一副面孔,預存立場與敵意取代事實敍事,不過是美國之音與RFA之外的另一部反華文宣機器,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
特朗普曾經多次直斥《紐時》針對他的報道是「假新聞」,實在可恥,今日看來,他如此形容《紐時》也是剛剛好。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