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緊張已在眼前 港府應提醒市民不應浪費食物 文:謝悅漢

自從俄烏戰爭後,導致全球通貨膨脹,而更重要是影響世界性糧食供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這不僅僅是對烏克蘭和該地區的毀滅性打擊,它對全球的影響將是自二戰以來我們所見過最嚴重的。」世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負責糧食援助的機構,該機構曾獲得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各地家庭在購物時都能感同身受:小麥、玉米或食用油等基本食品價格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黑海地區是全球糧倉。據標普稱,世界上29%的小麥、19%的玉米和高達78%的葵花籽油出口,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而俄羅斯更是全球農作物化肥主要供應國,現今令各農業國家種植農作物時感到極度困難和遭遇嚴重打擊。

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對低收入、糧食淨進口國家最為緊迫,特別是對於將50%至80%的個人收入用於食物的低度開發國家,影響最為嚴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目前有超過37個開發中國家有嚴重飢餓問題,其中有20個是低度開發國家;在低收入國家,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至少佔到一半,尤其是兒童的營養不良問題格外突出。

此外,一些糧食極度短缺國家如斯里蘭卡,已經陷入糧荒和人民搶劫糧食現象,國家處於潰崩邊緣,部分本己貧窮落後非洲國家,逾億人口根本温飽不足,隨時餓死。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勞動力短缺、食品供應中斷,能源價格急升,交通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到諸多國家的糧食生產,而俄烏局勢的持續緊張更是雪上加霜,進一步對全球糧食供應體系造成極大衝擊,使國際糧價出現大幅波動。更甚者,有些國家提出糧食禁運出口,又在市場上投機炒賣哄抬有關糧食股票,更令糧食價格居高不下。

識飲識食的港人應注意「惜食」,有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半受訪港人每餐均有「食剩」習慣,近兩成人平均一星期會丟棄食物五次或以上。而港人浪費食物的情況可從環境保護署二○一五年的廚餘統計量可見一斑,港人平均每日將三千多公噸的廚餘棄置垃圾堆填區。

港人今後要養成「打包」習慣,中國今年各級政府亦推行「光盤」(吃光盤中食物)措施。唐朝詩人李紳寫了一首膾灸人口的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希望港人家長,要教曉兒女「惜食」「光盤」「打包」,因為「揾食」真的不易。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