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宵餘波】(1)學生來自40多國從未有歧視問題 港青基信書院校長盧裕敏: 「只要互相尊重種族共融自然發生」

電視劇集《金宵大廈2》引發社會對種族歧視的討論,常言道學校是社會縮影,在有來自40多個不同國家學生的港青基信書院(YMCA of Hong Kong Christian College),有關歧視的爭議卻聞所未聞。
校長盧裕敏認為,學生能在文化背景豐富的地方成長,是一種Privilege(優勢),只要與身邊同學聊天,便可以了解其他國家文化,那種交流很寶貴。她強調校內沒有種族歧視,學生都是打成一片,最重要是「想多步,做多步」,包容與尊重。她希望自己可以以身作則,「以生命影響生命」。

文:葉佩瑜 圖:黃冠華

港青基信書院是一所直資學校,一直被稱為「低成本國際學校」。(學校提供)
港青基信書院是一所直資學校,一直被稱為「低成本國際學校」。(學校提供)

港青基信書院是一所直資學校,一直被稱為「低成本國際學校」,該校有36班,每班約25人,全校共約900名學生。該校73%學生來自40多個不同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新加坡、加拿大、澳洲、韓國、意大利及非洲不同國家,超過4成教師為外籍。校長盧裕敏一頭短髮,身穿西裝,散發着一股活力及友善的氣息,旁人看起來可能會以為她是剛入職不久的老師,但其實她已從事教育工作19年,畢業第一份教師工作就在該校任教科學,直至去年9月開學才「坐正」,由副校長晉升至校長。

以學生為中心 關注全人發展

盧校長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說,該校雖然不是真正的國際學校,但教學方法與典型本地學校不同:「記得以前細個讀書時比較填鴨式,老師基本講足全堂,學生就抄筆記。我們學校覺得這方式不適合現時年輕人,所以大家行過班房,會見到不同學習活動,學生在班房內討論,建構不同方案,不會靜靜地聽老師講課。」

課堂時間55分鐘,老師會用10至15分鐘,講解整個學習活動,或引用新概念教學,盧校長強調課堂內一定會有「學習活動」元素,令學生更有動力學習。該校主張的教學法是「以學生作中心」,再透過科技、網上平台、活動等不同方式,協助學生學習。

「家長選我們學校,通常是希望子女有開心的學習環境,除了着重讀書,亦關注全人發展,特別是子女於運動、話劇、美術、音樂方面有特別才華,又不想在一個太大壓力的環境下學習成長,我們學校是首選之一。」

文化互相感染 正面影響對方

港青基信書院學生中,有73%來自其他40多個國家,該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嘉年華會。(學校提供)
港青基信書院學生中,有73%來自其他40多個國家,該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嘉年華會。(學校提供)

非華語學生與本地學生,在性格及成長上是否有差異?盧校長解釋:「非華語學生通常比較好動、活潑,更有自信發表意見,課堂上會更踴躍回答提問;本地學生則比較內斂怕醜。但只要在學校就讀了一段時間,不同文化會互相感染,正面影響雙方。」

盧校長形容,國際學生多,令該校文化環境更豐富,其他學生可能要去世界不同國家,才感受到當地文化,而該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嘉年華會」,學生透過舞蹈、唱歌等不同活動,將自己國家的文化互相分享,這是學校的優勢,亦是學生的Privilege(優勢):「假設我是一個香港長大的學生,未去過其他地方,但只要跟身邊同學聊天、玩耍,就可以感受到其他文化,那種交流很寶貴。」

種族歧視問題微妙 少數族裔較敏感

電視劇集《金宵大廈2》近日引發香港社會對種族歧視的討論。
電視劇集《金宵大廈2》近日引發香港社會對種族歧視的討論。

因應《金宵大廈2》的種族歧視熱話,社會分成兩派,一派指香港人對種族歧視不夠敏感;另一派則認為劇集做法不牽涉歧視。盧校長對此表示,她的學校內從未發生種族歧視問題,學校亦從未刻意提及,種族共融會自自然然發生:「如果你經過我們班房,學生都是打成一片……有聽過《金宵大廈2》,但無看,亦不完全理解事件。我覺得大家有不同看法,是因為種族歧視比較微妙,特別是少數族裔會更敏感,所以我們學校其中一個核心價值,就是要學生尊重自己及別人。」

學會相互尊重 解決歧視問題

盧校長認為很多所謂歧視問題,只要大家想多步、做多步,言行舉止都做到尊重他人的話,其他人就不會感到被歧視:「好多時種族歧視牽涉一些說話,或是字裏行間,可能講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些字眼好明顯是歧視,大家反而會避免,我覺得最重要是將心比心。」

她承認香港人對種族歧視不太敏感,始終香港教育很少提及種族歧視問題,就算有,都是片面介紹。「種族歧視應該有更深一層的定義及概念,香港教育未必會花太多時間探討,所以好多時會產生誤會。不過,其他國家都有歧視問題,所以不是香港社會獨有。如果大家懂得互相尊重,種族歧視就不會發展到那麼嚴重。」盧校長認為,除了種族歧視,社會還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等問題,所有問題都源於欠缺包容及尊重:「教育是一個好好的平台,讓下一代學會如何尊重別人。」

盧校長認為,學生能在文化背景豐富的地方成長,是一個優勢。
盧校長認為,學生能在文化背景豐富的地方成長,是一個優勢。

奉行基督教辦學 尊重學生不同宗教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宗教文化,學生之間會否出現文化衝突?盧校長表示基本上沒有:「我們是基督教學校,英文名都講明Christian,YMCA的C字就是代表Christian,大家入讀前都有一定認知。不過我們不介意學生有不同宗教。」她承認該校不是所有學生都信奉基督教:「學校有每日讀經計劃,分享簡短的經文,學校早會時亦會祈禱、唱聖詩,只要學生尊重,不反對基督教,我們都歡迎。」

除了準備每日早會,盧校長只要有時間,都會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講句早晨:「有一日,一個入學了差不多一年的轉校生,突然話想約我見面聊天。我覺得幾特別、幾得意,一般較少學生會主動約校長聊天,當日一講就講了2、3個小時,我覺得這種關係很微妙。」盧校長最後終於了解到,為甚麽那名學生想主動找她聊天:「因為以前他在其他學校,很少見到校長,他覺得很有趣,想介紹自己,亦想更了解我。」盧校長發現該名學生是一位很虔誠的基督徒,故以後當YMCA有宗教活動,她都會邀請該學生分享自己的見證:「透過這些不同途徑,令我跟學生的關係更親近。」

以生命影響生命 傳揚五大核心價值

盧校長表示,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學生,只要與身邊同學聊天、玩,就可以感受到其他文化,那種交流很寶貴。
盧校長表示,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學生,只要與身邊同學聊天、玩,就可以感受到其他文化,那種交流很寶貴。

然而作為校長,盧校長表示要與學生保持專業距離,不可稱學生為朋友:「不過我都希望可以感染學生,將來成為一個正直的人;更希望可以透過與學生的交談,做個榜樣,令學生覺得原來平日與人相處,講聲早晨,一個細微的動作,已經可以好正面影響身邊人。」這是否以生命影響生命?盧校長點頭:「可以這麼說。」

榮升校長1年,盧校長還有沒有其他大計?她說,學校的使命及價值觀一直很清楚,要提供基督教價值的優質教育。她十分認同學校的方向,才會一直在這裏教書,相信要達成目的,需要家長、學生及老師三方合作:「上任後希望我們學校可加強品德教育,針對五大核心價值,即『創建關愛校園、彼此以愛守望、尊重從己及人、勇於承擔責任及誠信見於實踐』去做,不希望只淪為口號。學生可以去實踐,不單在學校,就算將來踏出校門,見到身邊人,於社區,甚至他日返回自己國家,都可以將學到的價值傳播開去。」

81901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