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醫生護士流失嚴重,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情況令人擔心,醫管局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以有限度註冊途徑引入內地三甲醫院的醫生。
香港公立醫院醫護人手短缺,是一直困擾民生的問題,過去一年,公立醫院醫護人手流失的情況加劇,令人手短缺問題雪上加霜,而醫委會引入海外醫生的步伐未符社會期望,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途徑引入大灣區醫生,是一項可解燃眉之急的辦法,然而長遠計,仍須打通引入非本地註冊醫生護士的關卡。
范鴻齡昨日(23日)表示,截止今年4月,過去1年全職醫生流失率約7%,大約有500名醫生流失,全職護士流失率達9.5%,即有超過2600名護士流失,情況仍令人擔心。
醫管局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擬與內地商討,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的醫生,包括曾來港支援抗疫的醫護人員,首階段希望邀請5至10位醫生來港,時間不會超過1年,並會採取輪換的制度。會由醫委會根據有限度註冊條例作審批,引入內地醫生期間會堅守兩大原則,包括以病人利益為依歸,並需符合兩地法規。
本港公立醫院醫生和護士人手不足,一直是困擾民生的重大問題,在今年初的第五波疫情中,這一問題更顯凸出,甚至一度出現大批患者要露天在醫院外等候,未能得到及時醫治的惡劣情況,引起社會關注。而在日常公共醫療服務中,普通市民等候醫療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情況極不理想。
公立醫院的服務未能符合社會需求,與此同時,醫委會在引入非本地註冊醫生方面仍然顯得很不積極。今年5月,原本有一次海外醫生執業資格試(臨床試),但醫委會以受疫情影響為由取消考試,而非採取積極的態度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令一批有意來港執業的海外註冊醫生,未能順利在港執業行醫,情況令人失望,引起社會的討論。
另一方面,政府雖已根據去年通過的《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先後兩次公布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醫學資格名單,但至今只有極個別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循此渠道來港執業,同樣未能填補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的短缺。
在此情況之下,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的渠道,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引入大灣區三甲醫院醫生,不失為一項好辦法,為應對醫護人手短缺問題,開啟了一扇門。而且,按范鴻齡所說,希望引入的醫生,目標為曾經來港支援抗疫的醫生,他們熟悉香港公立醫院運作,如果能夠成功引入,必能發揮作用。
不過,醫生和護士是各地都有較大需求的人才資源,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仍然未完全受控的情況之下,各地都需要有足夠的醫護人手。大灣區有7000萬人口,對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生,同樣有很高的需求,香港雖有意引入這類醫生,也須考慮大灣區城市的實際情況,透過政府間的協商,解決問題。
首批引入5至10名大灣區醫生,為期1年,人數不算多,對於解決香港醫生人手緊缺的問題,恐怕也只能算是杯水車薪。不過,這項措施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政府仍須進一步努力,在引入非本地醫生方面,拆牆鬆綁,暢通機制,加快步伐,從全球範圍內引入更多優質醫生、護士,以補香港公立醫院醫生護士人手的短缺。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一直存在對內地醫生、護士存有偏見的問題。這種偏見主要是對內地缺乏認知的結果,也是社會長期存在抹黑、醜化內地負面宣傳的結果,這很不利於香港與內地的合作,不利於香港融入大灣區的進程。政府和社會都必須重視這一問題。這次醫管局引入大灣區優質醫生,可以促進香港社會對內地醫生的了解,政府和媒體也須藉此機會,協助市民消除誤解,增加對內地醫生的了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