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昨日(8日)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港深邊界地區的沙嶺興建「超級殯葬城」,成為受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認為,在大灣區的中心興建「超級殯葬城」屬規劃上的嚴重失誤。林鄭回應時以歷史原因解釋土地運用,強調不會推翻有關項目。林鄭的說法十分錯誤,沙嶺興建「超級殯葬城」在港深兩地都引起爭議,特首及特區政府須審視這項計劃正確與否,而非糾結於歷史。政府必須要做正確的事,也要有糾正歷史錯誤的勇氣。
沙嶺位處新界最北端的深圳河以南的邊境地區,距離香港的市區很遠,但距離深圳的鬧市區羅湖區只有約300米的距離。在沙嶺興建「超級殯葬城」對深圳居民來說,會產生怎樣的心理反應,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近期有深圳居民對沙嶺「超級殯葬城」項目提出質疑,而且這種不滿的聲音和情緒已經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升溫,香港特區政府不應該完全漠視深圳居民的這些情緒和意見。
即使不考慮深圳居民的感受,只從香港本位考慮。沙嶺位處深圳與香港的邊界地區,當深圳已經發展成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經濟實力最強,發展動力最強勁的中心城市之時,港深邊境地區將是最有潛力的新發展區。隨着港深邊境河套區創新科技區的建設發展,新界北區也將被帶動起來,有潛力發展成為未來的新興經濟區。借助這一區域的發展,香港有望可以解決長期存在的經濟過於單一化,以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國家的重點發展戰略,也是香港未來實現再次起飛的希望所在。香港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取得突破,解決過往長期困擾和窒礙香港發展的問題,必須融入大灣區,與大灣區的主要中心城市深圳、廣州攜手發展,任何傷害兩地居民感情,妨礙兩地合作發展的事情,都應該盡最大可能去避免。
因而,如果特首及特區政府對香港長遠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還有整體的想法的話、如果特首及特區政府對大灣區發展仍然有全局觀、整體觀的話,應該可以看到在沙嶺興建「超級殯葬城」項目存在的錯誤和荒謬,也應該可以看到今日不叫停這一項目,會為香港明日的發展,帶來多大的損失。如果能看清這些問題,特首就應該拿出政治家的魄力,當機立斷糾正過去的錯誤。
香港誠然有骨灰龕位不足的問題,但是沒有理由以傷害港深兩地居民情感,損害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大計的代價來解決這一問題。特區政府仍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辦法,另外覓地興建殯葬設施,更加可以加快批核私營的殯葬設施,解決供求不足的問題。
特首在回應陳克勤時指出,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是十年前的決策,十年前的官員沒有水晶球,難以預見粵港澳大灣區會提升至國家規劃的層面。她又說,倘若叫停項目影響很大,也不能解決龕位不足問題,政府只會從設計方面着手,盡量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但不會重新檢視計劃。
林鄭特首此言差矣,粵港澳合作、珠三角地區融合發展的概念,並非到大灣區規劃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才有,而是一直存在的概念。香港長期以來都存在一種大香港主義的錯誤觀念,甚至是出於政治上的原因,以及保護小集團的利益的原因,有意地阻隔香港與深圳及珠三角地區的融合發展。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思維是錯誤的,而沙嶺「超級殯葬城」應該也是這種錯誤思維的產物。
如果說,十年前政府作出這樣的錯誤決策,是由於當時的政府缺乏長遠發展的眼光和整體發展的眼光,未能預見到這一決定會在今日帶來嚴重的後果和損失,那麼時至今日,當特首及特區政府已經能夠清楚意識到這項計劃將會為香港帶來重大的損失,阻礙香港的發展,為甚麼不及時糾正過去的錯誤,反而要將過去的錯誤繼續下去呢?
這就說明,特首及特區政府需要的不是能夠預見未來的水晶球,而是要有革除長期困擾在內心的錯誤思維模式。這種錯誤思維就是過度地以香港為中心,自以為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拒絕與內地融合發展。如果不革除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即使中央有政策支持,香港也難以突破困局,實現新的起飛。
因此,今日叫停沙嶺「超級殯葬城」項目,糾正十年前犯下的錯誤決策,對特區政府來說,其意義已超出項目本身,是改變思維,換一個新的頭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