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紐時》!

《紐約時報》日前刊出游蕙禎的「播獨」文章,內容提及「香港唯要脫離中國,才能享有真正的民主與自由。」行會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批評《紐時》是一份「頗為奇怪的報紙」,拒絕其他理性思維的言論,但「對港獨、破壞香港法治的文章卻一律照單全收」。湯家驊可謂一針見血,《紐約時報》為游蕙禎撐腰,為「港獨」鳴鑼開道,其背後的政治目的已是路人皆知,面對《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行為,特區政府有必要站出來,作出正確的回應,以正視聽,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紐約時報》刊出游蕙禎的文章《Democracy’s Demise in HongKong》(香港民主的衰亡),散播「港獨」。游蕙禎在香港並不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她在文章中所表述的內容,大多數並沒有真憑實據,但卻耳熟能詳,不外乎是香港一些「港獨」人士的歪理,游蕙禎本人亦沒有多少深刻的思考,也沒有提出什麼真知灼見,有的只是鸚鵡學舌式的簡單複述而已。這樣的文章在香港的地區小報,網絡媒體,也沒有多大機會見報,即使見了報,也不會引起多大的關注。

「港獨」在香港的市場有限,雖然有一小批人日日唱高調,但是未能得到市民的認同與和應,香港本地的政黨和政治團體,包括泛民主派的政黨及政客,也少有人會公開宣揚「港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反而要公開表明反對「港獨」,與「港獨」割席,以示自己的政治立場。舉例而言,9月20日正式宣布將代表泛民參選今年11月25日九龍西地區補選的劉小麗,也要公開表明反對「港獨」的立場,並且暗自刪除自己網頁中涉及「自決」的文章,以向公眾表明她與「港獨」無關(是真誠抑或權宜之計,在此不作評論)。所以,「港獨」在香港並沒有市場,不獲市民支持。

游蕙禎的文章在香港沒有市場,她的言論亦沒有代表性,既不能反映香港社會的真實情況,亦不能代表香港社會的主流思潮,也不能代表香港的年青人。但是,這樣的文章,竟然被《紐約時報》選中,這確實令人稱奇,《紐約時報》刊登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值得打上一個問號。假設《紐約時報》是對香港目前的社會狀況感到興趣,那麼作為一份國際性的報刊,理應公正、持平地反映香港的真實情況,但該報只刊游蕙禎的「播獨」文章,卻未能持平地登出其他不同意見,以及客觀地反映香港的主流民意,這實在令人遺憾。

湯家驊在回應《紐約時報》時指出,他與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曾多次就法治、憲法等議題向《紐時》投稿均被拒刊登,現在該報「對港獨、破壞香港法治的文章卻一律照單全收」,令特區在國際間不斷被偏頗言論抹黑,卻無機會自辯,「令人感到遺憾和憤怒」。湯家驊的意見確實反映出香港許多有識之士和市民大眾的看法。

《紐約時報》是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報,但在報道中國新聞,包括中國香港的新聞時,卻犯上了一般小報也不恥的低級錯誤,失去了傳媒的基本道德操守。美國的傳媒在面對中國問題時,常常會犯上同樣的錯誤,過去,曾有一句網絡潮語:做人不要太CNN,就是表達了中國網民對CNN未能公正報道中國新聞的不滿,現在輪到了《紐約時報》,這句潮語也要改一改:做人不要太《紐時》!

《紐約時報》刊登游蕙禎的港獨文章,用意其實很容易明白,一個名FungChu的網民說:「美國就是反對派的後台,不必想不通」,這句話說出了許多香港市民的心裏話。

這樣淺顯的道理,普通的市民也能看穿其中的問題所在,但特區政府卻視若無睹,一言不發,這再次令人感到奇怪,特首及特區政府多次表明對「港獨」「零容忍」,為何遇到如此重大的支持「港獨」的事件,卻沉默無語?特首不應該出來說些什麼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