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欠缺人性化災後措施

(fb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
(fb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

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最高平均風速逾每小時155公里,僅次於1983年的「愛倫」,成為歷來襲港第二最強的颱風。今次災情可謂嚴重,但風災過後,政府並未順應市民呼籲宣布停工一日,導致全港出現交通大混亂,許多市民怨聲載道。香港是颱風較多的地區,在預防風災方面已有較多的經驗,也有較成熟的機制,從這次預防「山竹」的過程看,災前安排尚算得當,但災後的善後措施,則不敢恭維,甚至可謂欠缺人性化。

「山竹」號稱今年度最強的強颱風,周日(9月16日)以最高風速每小時155公里,在香港旁邊掠過,香港掛了十小時的十號颶風信號,三百多名市民因暴風受傷,大部分為輕傷,多處地方水浸,超過1500宗倒樹報告。

這是香港近年來最嚴重的風災,在「山竹」襲港之前,政府作出了準備,包括向全港市民發放颱風預警,政府跨部門會議、提前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開放全港庇護中心,協助有危險的居民撤離等措施,妥善處置交通安排等,因而,雖然這次是超强颱風,破壞力很大,但比起其他地區,香港受的損傷未算特別高,這一點需對特區政府作出肯定的評價。

但颱風過後,雖然許多市民即時上網報告了各區受影響的實況,亦有許多市民在網上呼籲,希望政府能酌情考慮災後的具體情況,特別是樹木被吹倒,各地交通受阻嚴重的情況,宣布全港非緊急的人員可以停工一天。多個政黨及立法會議員亦作出類似的建議。

然而,特首林鄭月娥及特區政府並沒有採納這些建議,僅由林鄭作出宣布,指政府各部門已即時進入善後工作,會調撥資源和相關機構人員合力清理街道、移除倒塌樹木或物件、修復損毁設施等,以期盡快恢復市面正常運作和市民日常生活。又呼籲私人機構僱主,對僱員在恢復上班後可能遇到實際困難,應體諒並彈性處理。

而實際的情況卻是,倒樹、水浸和道路阻塞的事件超多,政府部門根本無可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好這些災後工作,周一的上班時間,完全沒法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巴士和鐵路均不能正常運作,大批市民趕上班候車,大圍、九龍塘等多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出現人龍擠擁的情況,十分混亂,市民怨氣衝天。

當社會出現緊急狀態,對市民的生命財產及公眾安全構成威脅時,政府是可以採取有效的應變措施的。緊急狀態包括各種各樣可以導致重大人命傷亡的天災,比如,政府可以因應颱風、暴雨等特殊的天氣情況,宣布在八號以上颱風,以及黑色暴雨警告發出時,全港停工。

災後的善後雖然不能當作是災難時的緊急狀態,但是否也有必要因應實際情況作出人性化和彈性的處理?以這次風災為例,天文台在周一的凌晨才將颱風警告由八號改為三號,不論如何,都不足以在清晨時分就處理好風災後的各種危險情況,市民如果在這樣的狀況下返工,仍有可能面對横生險象,比如,倒下或折斷的樹木、被風吹壞的各種建築物都有可能會傷及行人,車站人潮擠擁也有可能發生人踩人,……這些情況都值得政府作出特殊的處理。

相比之下,隣近的澳門、深圳都因應「山竹」造成破壞的實際情況,作出政府非緊急人員停工一日,或全市停工一日的決定,香港特區政府的表現確有不足。

香港是一個世界級的大都市,在處理風災方面,事前預防固然要準備周全,而事後經歷重災之後,善後安排更不能硬崩崩地「一本通書睇到老」,應要彈性地審時度勢,具以民為本之心,作出人性化措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