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及黑暴動亂暴露出香港教育存在嚴重缺失,教育局昨日(11月30日)推出《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除了強調守法、國民身份認同之外,並因應網絡化時代盛行的「躺平」風氣,將勤勞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同理心一同,列為十個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價值觀教育對社會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香港社會過去對此重視不足,價值觀屢次遭到衝擊,甚至被嚴重扭曲,導致社會發展陷入嚴重危機,現在政府當局重新重注價值觀教育,確實十分必要,而價值觀的教育不僅要在學校內推動,同時也須在全社會推動,要在香港社會樹立起健康向上的正向價值觀。
香港在回歸後的一段較長的時期內,由於對國家憲法、基本法,以及「一國兩制」的理解不充分、不準確,政府在這方面的宣傳教育不足夠,讓一些別有用心的反中亂港勢力有機可趁,釋放了大量混淆視聽,擾亂人們認知的錯誤信息,導致社會一再出現混亂。
而這種錯誤的導向更進一步侵蝕了香港長期以來建立起的價值體系,「違法達義」、「本土思潮」,讓香港尊法、守法的價值觀,以及愛國、愛家的價值觀也受到嚴重地衝擊和扭曲,這才出現了2019年的修例風波和黑暴動亂,4000多學生被捕,學校和學生是其中一個最受傷害的群體。
價值體系受到侵蝕和扭曲,對香港社會的影響極大,在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之後,香港必須重視培育正向價值觀的問題,逐步在社會建立起愛國、守法為核心價值的體系,要促進和加強社會整體對憲法、基本法、國安法的認識和理解,對香港憲制架構的尊重,這樣才能真正讓香港長治久安,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香港過去一段較長時期的價值教育,也受重能力和技術輕品德的影響,在學生德育教育方面有所缺失,政府曾於2008年推出《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但受到反中亂港勢力的破壞,將德育和公民教育課程聚焦於是否應設立國民教育科,更引發了一場反國教運動,再次嚴重傷害了香港的價值教育。
香港必須從過去的缺失中吸取教訓,重新拾起價值觀教育,注重品德教育,注重國民教育,培育起正向價值觀。而培育正向價值觀,必須從校園開始。兒童和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唯有在中小學階段注重正向價值觀的培育,才能讓香港社會整體,逐步培育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正向價值觀。
與此同時,網絡化的時代,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衝擊,沉迷網絡遊戲,鼓吹「躺平」、「內捲」和「低欲望主義」已成全球化的消極風氣,影響青少年的成長。這種消極頹廢的不良風氣,不僅在歐美國家盛行,近年也在內地一些大城市出現,香港不能輕視其影響。近一段時間,青少年吸食大麻的個案有所上升,就是受到來自歐美國家的不良習氣的影響,而且還有擴散的傾向,政府、教育界,以及社會整體都必須加以重視。
培育正向價值觀不僅要吸取全世界、全人類的知識和文化,更應從中華傳統文化美德中尋找資源。中國傳統文化淵遠流長,注重德育,其中有許多有營養的東西,值得傳承推廣。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薈萃的大都會,要善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有利香港未來發展的文化精神上的營養品,讓下一代茁壯成長,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增加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
新編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總結了香港過去的經驗教訓,並結合世界、社會和網絡時代的變化,更加以中華文化為主幹,貫通中小學4個學習階段、各學科及課程範疇,整體規劃中小學生的正向價值觀的培育,值得肯定。而且,正向的價值觀的培育,不僅要從學校做起,也須從社會整體去推動,兩者相輔相成。中小學生要加強價值觀培育,成年人,尤其是教師、家長和參與社會治理、管治的人,更須注重品德,以身作則,作出良好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