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關鍵在於「快」 政府抗疫混亂步步「慢」

國家衞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央視訪問時指,「動態清零」關鍵在於怎麼快速發現、快速阻斷,令傳播不持續下去,遵循的是精準進行防控。而香港的抗疫,官員口中講「動態清零」,行動上卻拖拖拉拉,措施唔湯唔水,步步都慢,與「動態清零」反向而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至今已半個月,市民只見中央和內地援港措施一項接一項快速地落實,卻不見特區政府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疫情惡化。「全民強檢」仍停留在討論階段,反反覆覆,沒有決斷,又信息混亂,不僅沒能控制住疫情,更令人心慌亂。

控制新冠疫情的策略,必須要堅持「動態清零」,而「動態清零」講究的是「快、狠、準」,關鍵就在於如何快速地發現傳播源、傳播鏈,精準而快速地阻斷,用最短的時間,將疫情穩控下來。在這一過程中,少不免要犠牲一些局部利益,會有一部分市民感到不便,而換來的卻是保住整體利益,讓絕大多數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保障。

相比之下,若採取放任不管的策略,讓病毒自然而然地發生、發展、衰弱、結束,則會導致大量市民染疫,出現大量的死亡個案,經濟和社會運作都將受到巨大而沉重的打擊,所要付出的成本極大,香港整體和每一位市民的損失都要大得多。

2月16日,新華社及本港報刊報道習近平的重要指示之後,市民所看到的是,中央和內地的援港措施,迅速行動起來,香港社會的民間力量也迅速動員起來,一批又一批中央的援港抗疫專家、專業人員和各方面的援助人員,陸續抵港;方艙醫院也在以「中國速度」迅速地興建、落成;大批供港物資源源不斷地送抵香港。

香港本地商界捐地捐資,基層社團組織招募義工,組成疫情下的「逆行者」,在社區為老弱病殘派送抗疫物資,送食物、送藥物,傳遞信息,解決困難,互相關懷,守望相助。

反觀特區政府一直未見有實質性的行動,能夠有效地將疫情穩控下來。近半個月以來,每日確診的數字幾何級地增長,近兩日均超過三萬宗個案,而且,有理由相信實際的數字,可能還要更多。

特首及多位主要官員多次把抗疫視如一場戰爭,口口聲聲說要打好這一仗,但實際的行動卻都在背道而行。打仗必須有統一指揮,必須有高度協調的言行,而特區政府卻只讓人看到混亂。社會上有不少有識之士建議,特區政府應立即成立一個高效的聯合指揮中心,以清晰政令,有效地將整個社會統領起來,調配好各種力量和資源,令抗疫措施發揮最大的效用,但至今未見特區政府採納這一意見。

政府官員、政府的專家顧問,以及社會上的各種專家,直至今日,仍然在各說各話,今日說要全檢必須配合禁足,明日又言禁足不切實際,一時稱要快速推進全檢,一時又稱要等要疫情自然回落才檢。一些專家的公開言論,與其說是在協助政府落實「動態清零」,倒不如說是在製造輿論,阻礙「動態清零」。

政府的信息發放混亂,報刊媒體中不斷出現各種「內幕消息」,一時一樣,又常常自相矛盾。網絡上則出現大量的謠言,惑亂人心。試問,連向公眾發放準確信息也未能做到,又如何能要求市民作好配合,打好這一仗?

打仗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但是市民所見的卻是,一方面檢測、隔離、醫院,乃至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必要的服務,都出現極度的人手短缺,但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務員卻仍然未能動員起來,許多公務員仍然在疫情下,安心地在家「工作」。社區裏出現的不少義工「逆行者」,許多人自己就是長者,他們可以不顧危險,不計報酬,參與抗疫工作,為甚麼由公帑支薪的公務員,卻不可以呢?

習近平指示,抗疫要做到「三個一切」、「兩個確保」,要求特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中央對特區政府有要求,市民對政府也有期待,但是,過去半個月來,特區政府的抗疫表現,卻難以令市民認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