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將於10月6日(下周三)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有消息傳出,這份《施政報告》中將提出釋放新界土地發展的方案,包括降低新界「祖堂地」的轉售門檻,釋放新界北河套區部分濕地及濕地緩衝區用作發展,增加一部分濕地緩衝區的地積比率以提升發展潛力。釋放新界土地,是解決土地和住房供應難題,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空間的突破口,政府必須當機立斷,革除不合時宜的落後條例,釋放新界土地,並且要讓這些新釋放出的土地,能切實地服務於公眾的利益。
林鄭的本屆特首的任期雖然只剩下最後一年,但是在她的五年任期內,受到修例風波、黑暴動亂,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直至目前,在中央出手,先後推出制定《港區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重要措施之後,香港社會才撥亂反正,重回正軌,因此,最後一年反而是最有條件讓政府有所作為的一年,特首在這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些措施,也將對香港長遠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也較受社會關注。
香港特區過去累積了許多社會、經濟、民生發展的問題,其中最受關注的焦點問題,必然是土地和房屋供應的問題。不僅香港社會關注,中央也多次強調要解決住屋問題。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香港代表團的審議時曾經表示,解決香港住房問題,難度是很大,但總要有關始的時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年之時發表講話,也指出,香港未來不會再有龍屋、劏房的遠景。而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中聯辦的官員,則多次落基層探訪劏房戶。
顯而易見,中央十分關注解決香港居民住房難的問題,落實了《國安法》和新的選舉制度之後,就應該開始解決土地和房屋供應的問題了。而解決土地和住房供應問題,最能立竿見影地取得成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案,就是盡快釋放新界地區的土地。
香港特區地少人多,市民居住困難,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方呎,而亞洲的主要大都市,例如東京人均居住面積為210方呎、上海為260方呎、新加坡270方呎、深圳300方呎,香港遠遠落後。而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落後的主要原因並非沒有土地,而是土地未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香港土地面積為1111平方公里,未建築的土地多達836平方公里,包括農地、草地、郊野公園、濕地、水塘、魚塘、灌叢等,已建設土地只佔24.7%,用於房屋發展的土地只佔7%。除去應受保護的郊野公園、濕地等土地,最具開發潛力的就是新界地區的土地。
阻礙新界土地發展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就是所謂的「祖堂地」,據統計,新界約有7300個「祖」及「堂」,持有逾2400公頃土地,按目前的條例,開發「祖堂地」必須集齊100%持份者同意,經過多年變遷,一部分「祖堂地」已經很難找齊所有的持份者,令這部分土地無法發展。而且,「祖堂地」分布零散,常會出現一小塊「祖堂地」阻礙一整片土地發展的情況。
另一項制約新界土地發展的是濕地及濕地緩衝區的問題,新界有一部分被劃為濕地及濕地緩衝區的土地,過去曾經是漁塘、沼澤地,但漁農業凋零,許多魚塘早已荒廢多年,失去了自然保育的價值,但又礙於保育條例,無法發展。
新界土地理應得到更科學的規劃,更合理地應用,以解經濟、民生發展的需要,修改不合時宜的法律條款,為新界土地發展拆牆鬆綁,已是社會共識,政府不能再猶豫不決。
而釋放土地發展的同時,政府亦不可輕視土地後面的利益關係。土地供應牽涉到巨大的利益,這些在新界土地背後的各種利益關係,遠比制約土地發展的舊條例更為複雜,對政府施政的阻礙力也更大,政府必須梳理好這些利益關係,避免墮入利益的牢籠,讓釋放出的新界土地,能真正服務公眾利益,解決市民居住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