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通識科已「異化」需改革 非政治凌駕專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通識科改革並非政治凌駕專業。她在多個電台及電視台的訪問中指出,通識科在「異化」過程中,「批判性思考」被當成「樣樣嘢都要反對」,若果接受政府或基本法中的講法就被認為不夠批判性,她覺得通識科不應該是這樣強調要明辯慎思的基礎是客觀知識和歷史背景,例如要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基礎是什麼,才能追本溯源,建立到明辯是非的能力。

通識科終極改革
通識科終極改革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在教育上的功能,包括規管和監管教師的品德和質素。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在教育上的功能,包括規管和監管教師的品德和質素。

林鄭月娥訪問中花了大量時間談及通識科改革指通識科作為重要的必修必考科目,既無課程框架,亦無經審批的教科書,只靠老師在課堂教學,做法並不穩妥;但她認為,問題並非今日才出現,而是第一日已經出現,很難令人明白政府為何可以多年放手不理。

她不同意有人將社會事件或問題,投射在通識科上,令通識科變成「代罪羔羊」的說法,強調香港社會的問題,有很多前因、近因,而從教育理念及質素來看,調整通識科是有足夠理由。但她承認,通識科問題的熱度確去年修例風波的影響,例如有中小學生以為,為了社會公義就可以違法,但今次並非要殺科,而是要調整,處理出現的問題。

林鄭月娥又說,由始至終期盼下一代有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國際視野,以及對社會有承擔,但相信並不是透過某一科目或學校教育,就可以達到目標,而要以全人及全方位教育,並通過家長教育,令年輕人培養正確價值觀,包括容納不同意見。

被問到通識科改革後,一些國家負面的資料會否不可納入教材,林鄭月娥指,課程和教材如何編審由專家負責,希望見到課程客觀中肯,有根有據。她指,國民身份認同不等於凡事不可批評,而是要求尊重中華民族,指求進或改革的動力是看到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能做得不好就掩埋。

林鄭月娥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令每個政府都不會放手不理,因為這個地方的前景是取決於人民的質素,如果政府對對下一代教育不關心,置身是外,她不能接受,強調政府在教育上的功能,不只是提供資源,而是要規管和監管,包括教師的品德和質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