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大涌橋路死亡陷阱 運輸署微調「孭仔燈」角度了事 專家破解連續車禍肇因

位於沙田的大涌橋路於兩星期內接連發生嚴重交通意外。6月4日,一架載有55名學童的校巴懷疑失控,炮彈式飛向沙田路橋底,再鏟落斜坡下的單車徑,路中欄杆、交通燈、指示牌以及植物等均被撞毀,萬幸的是事件中沒有造成嚴重傷亡。

9日後(6月13日),幸運之神卻沒有再次降臨,大涌橋路再次發生嚴重車禍,導致1死7傷。

大涌橋路過去曾發生多宗交通意外,經翻查立法會文件,由2014年至2019年9月,大涌橋路介乎獅子山隧道公路與石門交滙處,每年發生37至53宗交通意外,先後造成3死、40人重傷和396人輕傷。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博士表示,該路段10多年來發生多次交通意外,證明有一定危險存在,他呼籲駕車人士開到該路段時不要掉以輕心,又建議署方興建一些高架交通燈,或是增加慢駛等字句,甚至讓警方加強執法,警示駕車人士,避免再發生致命慘劇。

文:羅偉健 圖:黃冠華

早前發生的那宗涉及有人死亡的嚴重車禍,綜合網上影片所見,一輛黑色私家車沿沙田圍路中線往新城市廣場方向行駛,駛至大涌橋路交界時衝燈,而尾隨的白色私家車懷疑「人行佢又行」,尾隨衝燈直駛,在十字路口攔腰撞向一輛沿大涌橋路往馬鞍山方向行駛的綠色專線小巴右邊車身,被撞小巴打「白鴿轉」後翻側,並滑行約10米。小巴司機頭部嚴重受傷,當場證實死亡,另有7人受傷送院治理。

事件引起網上熱議,不少駕車人士都表示該處十分危險,形容為死亡十字路口,若果不打醒十二分精神,分分鐘出事。亦有人表示遇過如事件中黑色私家車這樣的「豬隊友」,差點跟着衝燈。

網友認為,這個地方之所以容易發生意外,是因為這裏有俗稱「孭仔燈」的附屬燈號,當「孭仔燈」亮起綠燈時,靠左邊第一、二條線的私家車可以左轉,但不能直去,因為紅綠燈(主燈)仍未轉綠,當紅綠燈轉綠時,才可以直去。不過,很多時司機會看錯「孭仔燈」為主燈,當「孭仔燈」亮起綠燈時,一些司機誤以為是可以直駛的綠燈,因而衝出去在十字路口與其他車相撞。

意外後路面情況井然有序

紅、黃、綠交通燈號旁配置有箭嘴燈號的交通燈(孭仔燈),目的是令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在沒有衝突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安全駛過路口,從而增加路口的使用效率。

在大涌橋路一共橫跨了6個十字路口,而每個路口最少有三條行車線,而發生意外的沙田圍路更有五條,所以每個十家路口都會配置「孭仔燈」以減少交通擠塞。

「孭仔燈」是否真的容易引起意外?這天早上九時多,正值上班繁忙時間,《堅雜誌》記者來到大涌橋路及沙田圍路十字路口視察。

也許因為這裏早前發生兩宗嚴重交通意外,又也許因為當天下着綿綿細雨,天雨路滑,可以見到司機都分外小心,即使車輛眾多,但沒有發生太多搶線情況,更不用說衝燈,路面情況井然有序。

有駕車人士形容大涌橋路交界為「死亡十字路口」。
有駕車人士形容大涌橋路交界為「死亡十字路口」。

孭仔燈每次疏導約5輛車

不過記者觀察到,每次紅燈時路面大概會有40部車在等候,然而「孭仔燈」每次轉燈的時間只有15秒。據觀察,每次「孭仔燈」轉燈時只能疏導約5輛車,若果有大型車,比如巴士或貨車,則可能更少。

15秒後,主燈會轉為綠燈,時間一共30秒,是「孭仔燈」的兩倍,這30秒基本上可以把所有在路面等候的車輛全部疏導,甚至有時間剩。

記者同時亦觀察到一個情況,就是沙田圍路燈位前10米左右,有一個巴士站,有時會在轉燈之時有巴士埋站,頂着後面的車輛,導致後面的車輛無法享用到「孭仔燈」優先轉彎的方便。

路政署及運輸署各自施工

運輸署人員聯同工程師在十字路口視察。
運輸署人員聯同工程師在十字路口視察。

至當日早上10時許,有兩輛整路車停泊在沙田圍路,並有工人開始對路面進行挖掘,懷疑是對旁邊的路燈進行改善工程。

記者上前查詢情況,惟對方只表示受到路政署指示前來挖掘,未知道甚麼情況。後來路政署回覆指,運輸署現正研究在該路口進行改善工程。為配合相關研究工作,路政署於該處進行前期探井工程,以確定地底公用設施的情況。

就在工人挖路期間,又有十數名運輸署人員聯同工程師到現場,他們在十字路口處環顧四周車輛,不時指着「孭仔燈」位置商量。

10多分鐘後,有工作人員去到大涌橋路「孭仔燈」的位置,先把「孭仔燈」由原本位置稍微往外移一點,之後又不斷調節燈罩位置。期間,有運輸署人員向在場司機查問,問他們看不看得清楚「孭仔燈」,更特別抽問早前曾發生意外的第三線的司機,邊談邊用對講機指示相關人員對「孭仔燈」進行調節。

最後,大涌橋路的「孭仔燈」燈罩由原本的正上方位置,微調至斜右上方,而沙田圍路的「孭仔燈」最後卻保持原狀。據現場所見,是次調整是為了讓路口左轉的司機(第一及二線)清晰看到燈號的同時,減少其他線(第三至第五線)司機看錯「孭仔燈」為綠燈而發生交通意外。

車禍後一個早上,運輸署人員在調整 「孭仔燈」,路政署人員則在一旁掘地。
車禍後一個早上,運輸署人員在調整 「孭仔燈」,路政署人員則在一旁掘地。

實測調整孭仔燈後路段

大涌橋路的「孭仔燈」燈罩微調至向斜右上方, 擬減少不相關行車線的司機看錯燈。
大涌橋路的「孭仔燈」燈罩微調至向斜右上方, 擬減少不相關行車線的司機看錯燈。

記者之後實地駕車測試調整完「孭仔燈」的路段,我們先試了發生意外的第三線,亦即運輸署人員主力「關照」的路口。來到路口第一位,從司機位置看向十字路口中的「孭仔燈」,只能看到三分之一盞,若果不是刻意去望的話,應該比較難注意到。後來記者又試了不同線路,最後得出結論是,第一、二線看得最清楚,第三線只看到一小部分,第四、五線已完全看不到。

換句話說,運輸署的改動,確實能稍為改善司機看錯燈的問題。

李耀培:高速行車易掉以輕心

6月4日,一架載有55名學童的 校巴炮彈式飛向沙田路橋底。
6月4日,一架載有55名學童的 校巴炮彈式飛向沙田路橋底。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博士表示,他也經常駕車駛經大涌橋路,在交通意外發生後也多次到現場視察,對於過去這個路段不停發生意外,他反問:「為甚麼這麼多駕車人士,會在這路段發生一些嚴重意外?」

他認為第一個問題是車速:「大涌橋中間那段路是由獅子山隧道下來,屬於快速公路,時速70公里,如果在大埔那邊過來則更快,有些去到80公里(時速),即是說整段路無論是出或入大涌橋,都是快速公路,而且路面很寬。大涌橋路路面兩邊最少都三線行車,有些路口甚至有五線或六線。」

換句說話,由於整條大涌橋路都好直,沒有彎路以及沒有上落斜,駕車人士開到該段路,很容易就掉以輕心。

李耀培一直強調,在該路段發生意外的其中一個主因是駕車人士不專注,掉以輕心:「該段路造成人車分隔,不會有行人過馬路,路面寬闊,去到那裏,就算是職業車司,都好容易掉以輕心,不專注駕駛。不專注駕駛往往會導致不小心駕駛;不小心駕駛就會導致危險駕駛,基本上所有意外都是由不專注駕駛造成。」

李耀培呼籲,不論你是開私家車還是職業車司機,去到一些覺得沒有危險的地方,反而越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越安全的地方越暗藏危險。他舉例,一些很嚴重的交通意外,有時會發生於午夜12點之後,因為那個時段車又少,路面又暢通,令大家都掉以輕心。

見綠燈都要收油睇清楚兩邊

欄杆、交通燈、指示牌等均被撞毀, 事件中沒有造成嚴重傷亡。
欄杆、交通燈、指示牌等均被撞毀, 事件中沒有造成嚴重傷亡。

除此之外,李耀培認為這個路段的燈位,是造成意外的最大原因。意外發生的路口,一共有五條行車線,發生意外的私家車剛好停在中間第三線,李耀培到現場視察後發現,第三線停在前兩位的司機,是比較難去看到兩邊的交通燈,如果旁邊有高身車,就更加看不到。

李耀培分析今次意外的主要成因:「今次意外,是有私家車見到隔離有車行,亦見到有綠燈,其實那只是『孭仔燈』,只有左轉的車輛可以通行,但司機卻以為可以直去。第一部車衝燈沒有撞,但第二部車由於跟前面車輛距離很近,她也看不到兩邊的燈號,所以只有跟住前面的車直行,最後引發不幸。」

發生意外被撞的小巴司機,因為見當時是綠燈,所以踩住油過路口,也是造成今次嚴重意外的原因之一,因此李耀培再次向駕駛者呼籲:「綠燈不一定可以行車,要睇清楚沒有意外才可通過,尤其在這些十字路口,就算是綠燈也不應該踩住油去,應該收油睇清楚兩邊,要自覺慢車過,不能踩油去,因為就算你遵守燈號,別人不遵守都會撞車。」

高架交通燈可遠距離辨識燈號

很多人事後都把責任推向「孭仔燈」,甚至認為「孭仔燈」容易令駕車人士產生誤會,,倒不如直接取消,畢竟只是單一的紅綠燈,也能疏導車量,「孭仔燈」只會徒添交通意外風險。李耀培對此說法有所保留,他說:「如果(是次意外)真的是看錯燈的話,取消『孭仔燈』可能有少少作用,但如果不是看錯燈,根本上是司機沒有看燈,又或者只是人行佢又行,沒有專注駕駛,這個改動亦不可能減少意外發生。」

有見及此,李耀培建議有關方面應考慮興建高架交通燈,讓駕車人士能夠在遠處就能看到指示,即使中間線的車輛也不用擔心看不到側邊的交通燈:「五條線五個箭咀,如果這樣都看不到,就肯定是沒有專注了駕駛,做甚麼都沒有用。」另外,他又建議在路上加一些慢駛標語,甚至是讓警方加強執法,都可有效減少意外發生。當然,如果最後真的證實「孭仔燈」有引發交通意外的問題,也只有把它取消。

整好過不整遲做好過不做

大涌橋路的用以令司機看清楚行車線的 膠柱,全數被撞爛粉碎。 (鄭松泰Facebook)
大涌橋路的用以令司機看清楚行車線的 膠柱,全數被撞爛粉碎。 (鄭松泰Facebook)

對於事情發生兩星期後,相關部門才到場調整一下「孭仔燈」的角度,不禁令人懷疑,一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多起嚴重交通事故的路口,真的只需花幾十分鐘調整,就可解決問題?李耀培笑說:「整好過不整,遲做好過不做。」但他認為無論如何,現時最重要的是亡羊補牢,任何措施只要減少到一宗意外發生,都十分值得去做。

後來,立法會議員鄭松泰的Facebook上一則帖文指,當局早前在該路段的直線與左轉之間增設幾條膠柱,以暫時解決沙田大涌橋路的道路設計問題,結果膠柱很快被撞爛,並粉碎在地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