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進入校園情況令人擔憂,反修例風波的被捕者竟有四成是學生。很多人質疑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矛頭更直指教育局施政不合時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堅料網》對話節目《各有堅詞》上表示,過往學校太偏重學生成績,忽略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未來需要加強德育及正確價值觀,要教導學生懂得尊重別人。在校本政策下,教育局會透過學校「自評」及教育局「外評」,去評定學校表現。
文:郭延桐
反修例運動近6,000多名被捕人士中,學生人數高達2,400人,涉及300間中學均有學生被捕。冷冰冰的數字背後,顯示本港教育出了問題:「最令我們傷心的不是青年參與社會運動,最令我們傷心的是,運動變得比較暴力。」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語重心長地說。
學生暴力非理性令人傷心
楊潤雄認為,年輕人對社會充滿熱誠,性格亦較衝動,令他們站得很前:「每逢有社會運動,無論哪一個時代,都會見到很多年輕人站得很前。但是,以前香港人一向都是用理性、非暴力的態度去處理問題,我們過去很多年都有不同示威,但今次的確比較暴力,例如汽油彈,把路面搞砸,有些商店、有些人支持某一個政黨就遭到破壞和攻擊,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見到的。」
楊潤雄認為,長期以來,考試評定學生成績高低,決定他們未來的走向,令學校偏重了對學生在知識方面的教育,學生可能在知識上面好,但在德育方面,有時候比較忽略,而未來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令學生德育達標,追上成績。
幫助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
楊潤雄說,學校未來在培養學生德育方面,有三方面需要做到,第一就是要令學生懂得分辨資訊的真偽。楊潤雄指出,現時科技發達,學生平日經常接觸互聯網上不同的媒體,資訊包羅萬象、有真有假:「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他是否能夠容易地分辨出真偽?會不會有些誤導的資訊導致他做出一些錯誤決定?這是將來我們教育方面要面對的問題。」第二是教導學生思考方法:「學校要教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懂得如何用同理心,如何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第三就是「一定要培養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楊潤雄覺得:「皆因你最後取決這件事是對是錯,中間都有一個價值觀。你愛好和平,尊重其他人同樣有表達自由的權利,還是你只覺得自己最大?學校有責任盡量幫助同學,建立一個正面價值觀。」何謂正面?他解釋:「我們在這個社會裏生活,一定要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否則你就變成一個獨立個體,而你不可能要求整個社會跟着你一個人,你要用很多方法說服,而不是強行去做一件事。這就是我們學校教育裏面,需要幫助學生建立的。」
學校「自評」方面要多做工作
被問及學校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德育工作,政府如何肯定學校能貫徹實行?楊潤雄表示,在學校的制度裏面現在有一個叫「自評」的機制,就是學校每年需要按照自己不同方面的表現,做出自我評核,然後資料會全部在網上公開:「我們在想,在這個制度之下,未來自評,是否在德育方面做多一些功夫。我們現在想的是,如何將學校就着德育方面的教育也放在自評考核裏面,並向公眾交代在這方面學校究竟做了甚麼工作。」
被問及「自評」機制若增加德育工作,是否會增加前線負擔?楊潤雄說:「我們行校本已經行了十幾年,校本背後的理念就是,我們將權力給學校,學校自己去負責檢測自己的工作,改善自己工作的循環,所以自評很重要,他們是需要的。」
檢討通識科是否達到運作目標
其實一方面學校需要進行「自評」,而教育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次「外評」,審視和檢測學校的「自評」做得好不好。例如在學校管理、老師和同學的關係、老師如何輔導學生等問題上,都會做出一個「外評」考核。
楊潤雄表示,現在 「自評」報告已經放在網上,會考慮將來把「外評」報告也公開,增加透明度,讓大眾輕易看到,達到學校、家長、社會一起幫助學生的良性教育。
對於各方關注的通識科,他說:「這段時間,我們特別就着通識科做工作,因為看到社會對這一科目很多意見。另外,我們也要看看在通識科推行方面,實際運作是否達到目標?所以我們安排多了同事專門就通識科,看學校工作紙、教師的方法、評核的方法,當中是否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最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