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相信走不出幾個面孔,世衞總幹事譚德塞肯定是其中熱門人選。帶領全球防疫工作的譚德塞,在過去被指為常帶笑容的謙謙君子,他交遊廣闊人緣極佳,加上他對祖國埃塞俄比亞防治傳染病的執着,為他帶來國際聲望。
譚德塞好好把握了機會,結合他強大的吸金(募捐)能力,為非洲衞生帶來不少支援,也造就他得到美國富豪和中國政府的支持,成為世衞「一哥」。可是一個新型肺炎病毒,譚德塞被指偏幫中國和抗疫不力而成為眾矢之的,政績、人格、背景全部落入各國攻擊範圍。此刻的譚德塞,或許正面對他人生中最大的「疫情」。
文﹕本刊記者 圖﹕互聯網
超過310萬人染疫, 20多萬人死亡,新型肺炎疫情將全球帶到地獄邊緣。作為聯合國轄下世界最大的國際公共衞生組織,世衞多番的決定引來世界各國抨擊。作為領導者的世衞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更是「身經百箭」成為眾矢之的。
忙於防疫更要到處「撲火」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炮火最猛烈的一位,他批評世衞以「中國為中心」進行防疫,又直言肺炎疫情初期世衞便判斷錯誤,致令疫情大流行,還揚言凍結對世衞的資金支持。其後日本、法國、南韓、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加入批評行列,而德國則認為此刻要支持世衞,但講明疫後要徹查病毒源頭。中國則一如既往,支持譚德塞和其團隊繼續防疫工作。
至於譚德塞本人,則在特朗普表態後開記者會,會上首次當眾控訴,遭受到台灣網民的種族歧視及人身攻擊。然而他的言論並未有停止各方炮轟的火力,譚德塞招架得越來越吃力,這位「好好先生」除了要忙於防疫外,還得要四出撲火。
非洲人領導世衞史無前例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福克斯(Imogen Foulkes)是這樣描述第一次以總幹事身份出席世衞記者會的譚德塞:「他面帶微笑走進來坐下,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與人交談,聲音有時候小到很難聽清楚。這與他的前任陳馮富珍(Margaret Chan)的嚴肅正統相比有很大不同。然而,在這副平靜的態度背後,肯定藏著一個非常決斷的男人。」在成為世衞總幹事之前,他從埃塞俄比亞的權力核心中上位,先是衞生部長,繼而轉做外交部長。福克斯這樣形容:「他要是個謙謙君子,不可能升到那麼高。」
福克斯的描述,或多或少代表着部分見慣大人物的記者的想法。一位來自非洲的公共醫療衞生專家,譚德塞竟然可以出任領導全球的世衞總幹事一職,總會叫人好奇究竟他如何做得到。
出身軍人家庭赴英深造公衞
譚德塞生於1965年3月3日,埃塞俄比亞人,在埃塞俄比亞帝國的厄立特里亞(Eritrea)省阿斯馬拉(Asmara)出生,(現為厄立特里亞Eritrea首都),他的父親是一名軍人。1986年,譚德塞在阿斯瑪拉大學取得生物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譚德塞以初級公共衞生專家的身份,加入獨裁者門格斯圖(Mengistu Mariam)的德爾格(Derg)政權,服務於衞生部。但在提格雷(Tigray)地區長大的他,及後加入了致力推翻門格斯圖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 TPLF)。
1991年門格斯圖被推翻後,他到英國繼續升學,1992年取得英國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傳染病免疫學碩士學位,2000年取得諾定咸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社區衞生哲學博士學位,研究水壩對埃塞俄比亞提格雷州瘧疾傳播的影響。
立志為非洲公共衞生服務
譚德塞在當選世衞總幹事後,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談過自己立志於服務公共衞生的原因。他弟弟大約四歲左右去世,譚德塞後來懷疑弟弟死於麻疹:「我當時接受不了,現在我也不能接受。」譚德塞向記者說。一位小朋友竟然死於一種已有疫苗的疾病,只是因為他出生在了一個錯誤的地方,這就是不公平。
2001年,譚德塞學成返國,出任他成長地提格雷州衞生局局長。他學以致用,發現提格雷州修建的小水壩帶來瘧疾問題,他主張在不犧牲國家發展的前提下,解決公共衞生問題,結果讓他在兩年後出任衞生部長。2005年10月,譚德塞被總理澤納維(Meles Zenawi Asres)任命為衞生部長。
表現突出獲國際組織賞識
成為衞生部長後,譚德塞提出一系列衞生系統的全面改革。2005年至2012年在位期間,他在當地建立了3,500個衞生中心和16,000個衞生站,將嬰兒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二、愛滋病感染率降低了90%、瘧疾死亡率降低了75%;更培養了38,000名衞生推廣工作人員,負責推廣預防愛滋病和防治瘧疾,並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此舉最大的成就,是將國家對外界醫療援助的依賴度降低了35%。
在衞生領域打出名堂的譚德塞,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賞識,出任多個國際公職,並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資金項目支持。譚德塞先後在2007至2009年擔任減瘧夥伴項目的主席;2009至2010年任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主席;2009至2011年出任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會(The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董事會主席。在出任各項公職期間,譚德塞從全球各國引來大量資金支援,開始積累了他的人脈關係,更奠定了他極強的「吸金」能力。
獲比爾蓋茲及克林頓支持
其中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是2011年,埃塞俄比亞從美國全球健康倡議「GHI plus」獲得4.1億美元援助,其中近8成用於抗擊愛滋病。
但更讓人矚目的,卻是他出任「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會」董事會主席。這個基金會其實是由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創立的「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所發起。另外,譚德塞在出任「世界疫苗聯盟(GAVI)」董事期間,和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及他的「克林頓基金會」(Clinton Foundation)打好了良好關係,而蓋茲基金會亦是該會的主要贊助人之一。
與中國建立緊密關係
譚德塞當埃塞俄比亞衞生部長時,已發展出他的國際關係;轉任外交部長後他與各國政要交往得比以往更多,和中國的關係亦越見密切。《德國之聲》和英國《衞報》都曾報道過,譚德塞是如何和中國建立關係。
譚德塞其中一個好朋友,是出身於中國郵電部的趙厚麟。2014年趙當選聯合國轄下國際電信聯盟(ITU)史上第一位中國籍總幹事,和譚德塞關係良好,譚德塞更曾公開以「兄弟」來稱呼趙。有傳媒報道,過去數年中國積極推動在非洲建立流動通訊網路,當時已經擔任埃塞俄比亞外交部長的譚德塞,在好「兄弟」的幫助下成功向中國爭取到大量在電信方面的援助。最後,他更憑着在中國及國際社會龐大的人脈基礎,爭取得絕大多數世衞成員國支持,接替來自香港的陳馮富珍,出任世衞總幹事。
被質疑三度掩蓋霍亂疫情
雖然有強大的人脈,但並不代表事業會一帆風順。事實上,自從2017年譚德塞決定參選世衞總幹事開始,他過去的操守便遭到西方媒體的質疑。例如《紐約時報》報道,其中一名英國候選人納巴羅(David Nabarro)的非正式顧問、美國喬治城大學「全球國際衞生法歐尼爾研究所」主任高斯丁(Lawrence O. Gostin),曾指控譚德塞在埃塞俄比亞擔任衞生部長期間,三度掩蓋國內的霍亂疫情。
高斯丁指譚德塞出任衞生部長期間,埃塞俄比亞分別在2006、2009和2011年出現霍亂疫情,但當局並無對外公布,只表示出現有人「急性水樣腹瀉」的情況。高斯丁指如果由一名掩蓋自己國家疫情的人領導,世衞將會「失去合法性」。高斯丁說譚德塞很有同情心,做事也很稱職,但他有責任向當權者說實話。譚德塞否認指控,稱是當選無望的對手對他的抹黑。
任命親善大使惹爭議
不過,譚德塞成為新任總幹事後,曾出現一件令各國嘩然的事。在上任僅4個月後,他決定任命津巴布韋前總統穆加貝(Robert Mugabe)為世衞親善大使。穆加貝因領導國家獨立、提升黑人衞生環境和教育機會而贏得稱許,但他同時被西方指濫權腐敗;又因他在任近20年間,國內通脹演變到相當嚴重而備受批評。美國有媒體「踢爆」,指譚德塞任命穆加貝,是因為要回報對方幫忙在非洲聯盟中為他拉票。面對世界各國群起反對,譚德塞最後還是「收回成命」。
過去從政歷史被起底
新型肺炎全球大爆發後,世衞被各國群起而攻之,被指領導不力,向西方國家發出誤導訊息。在這個起底年代,譚德塞再次被人翻舊帳。前文所述譚德塞曾是「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成員,埃塞俄比亞媒體記者Abebe Gellaw就指,「提解」在1991年取得權力前,就被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全球恐怖組織資料庫列為黑名單,組識被指涉及謀殺、酷刑、濫捕、搶地等罪行,而譚德塞作為「提陣」成員,也和組織高層,包括總理澤納維過從甚密。
西方國家代罪羔羊
目前針對譚德塞的指控和批評,其實和國際局勢、疫情發展等事息息相關。西方國家領袖在抗擊新型肺炎上普遍表現不濟,引發巨大民怨,為了挽救政治生命,順理成章要尋找替罪羔羊。以炮火最猛烈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例,他年尾面臨大選,原本選情看好,但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令他左支右絀,連任機會大打折扣,因此他選擇將責任往外推,先推向中國,再推向世衞。普遍相信,在美國大選結束之前,在政治需要之下,譚得塞會不得安寧。
譚得塞擁有極強的個人魅力,更曾是媒體眼中的謙謙君子,他能否帶領世界走出疫情,挽救世界之餘也挽教自己的職業生命,相信是他接下來的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