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3)反對派大撤退 區議會名存實亡急須改革

在傳出DQ不合資格宣誓區議員的消息後,大批反對派區議員辭職,部分區議會甚至正、副主席都會出缺,議員人數更只剩下單位數,令區議會名存實亡。
有建制派區議員認為,不能抹殺留守區議員為民服務的初心,現時區議會作為諮詢架構,仍有其作用,建議政府可為區議會「請外援」,包括委任分區委員會委員出任區議員。
有立法會議員提出,現屆反對派區議員胡作非為,未來為要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區議會組成部分需要大力改革。

多個區議會主導形勢逆轉

全港18個區議會452個民選區議員當中,反對派區議員原有388人,有關DQ消息傳出後,一周之內就有約210名反對派區議員主動辭職,反對派在區議會只剩下約100席。而其中的重災區,包括中西區、灣仔、南區、黃大仙及大埔區議會,竟剩下不足10名議員。

黃大仙區議會的處境最為荒謬,由於全數議員均來自反對派,因而辭職人數比例最高,逾八成半人已辭職。而中西區、南區、東區、深水埗、黃大仙、九龍城、沙田、大埔及屯門的區議會主席,均已辭任。

過往反對派在18個區議會中取得17個的主導權,在今次辭職潮影響下,不少區議會形勢出現逆轉,觀塘、元朗和北區反對派議席已少於建制派,而在灣仔和南區,建制派議席數目已與反對派相若,未來不排除有更多反對派區議員辭職。

周浩鼎︰可用行政權力處理補選問題

區議會議席大量出缺,是否需要補選?本身為執業律師的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指出,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選管會在如何處理選舉方面具有靈活性。他認為任何行政措施,都應可按實際需要及客觀情況酌情處理。

區議會不似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在《基本法》中有憲制地位,只屬諮詢架構,甚至在《基本法》中並沒有提及區域組織必須是區議會。由於重要性低,再加上疫情仍然持續,周浩鼎認為並沒有舉行補選的迫切性,政府可用行政權力去處理有關問題。

郭偉強:望區議會有「外援」協助

身兼東區區議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雖然大量區議員辭職,對區議會運作帶來衝擊,但是否廢除區議會仍言之尚早。

隨着人口增加,區議會服務亦有需求,郭偉強相信能夠留任的區議員,仍想履行好職能,他們服務市民的初心不應被抹殺。

郭偉強希望短期內區議會可有「外援」協助,包括在全港各區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滅罪委員會等尋找有志之士,委任他們出任區議員︰「他們對地區服務、政府基本運作、市民需求都理解,亦熟悉地區,對服務社區有先天優勢。」

梁志祥:分區委員會主席可任當然議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曾就如何改革區議會提出過建議。他指出,過去一年多以來,反對派區議員未能履行職責、胡作非為,令區議會幾近失效:「撥款批了又不用,小型工程、地區活動都不搞。」梁志祥更質疑部分人利用民意授權,把區議會變成個人政治舞台,因此區議會必須改革。

梁志祥建議區議會可仿傚立法會,重新劃區並實行雙議席單票制,增加當然議席,委任分區委員會正、副主席為當然議員。他又認為,分區委員會委員均由政府委任,當中有居民代表,亦有專業人士,由他們選出來的正、副主席出任區議員,具有一定代表性。

61072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