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棟樑】中聯辦物色治港人選 4大政壇新星勢被力捧上位

去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實施,緊接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強調「愛國者治港」。政制完善之後,「揀蟀」活動正頻繁進行中,挑選、自薦、推介都有,總之在新局面下,有關方面要盡量囊括愛國愛港青年才俊加入治港班子。

《堅雜誌》收到消息,中聯辦正在物色的治港人選,條件包括高學歷、沒有政黨包袱、熟悉內地與國際政治脈搏,要有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視野。

消息指,有關方面已為一些被選中的人,預留立法會位置,當中包括「新思維」副主席黃俊瑯、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英國牛津大學碩士生黃裕舜,以與及近年晉身KOL界的工聯會陳穎欣。在《堅雜誌》專訪中,他們有人明言來屆將參選立法會,或正考慮加入政府,甚至有意當下屆特首「造王者」。但無論將來崗位如何,他們均異口同聲表示,願意全心全意投入服務香港,以新的思維,帶出香港新氣象。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或可吸引部分不滿泛政治化環境的人士轉而從政,他們可參選立法會或加入特區管治團隊。據聞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傳統建制派只會佔一定比例,而其他的,很可能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政壇新面孔。

文:潘翠華 圖:黃冠華、Ian Wong

基層出身力爭上游 黃梓謙:不能以香港本位看未來

被看中的生力軍之一,黃梓謙(Gary)濃眉大眼,有幾分像歌手黃凱芹。現年38歲,2016年立法會選舉曾經代表中間派「民主思路」,角逐港島區議席,最終以1萬多票落敗。

只要肯鍛練人人有公平機會

出身基層家庭的黃梓謙,致力為基層兒童爭取社會流動力。
出身基層家庭的黃梓謙,致力為基層兒童爭取社會流動力。

現時黃梓謙已退出「民主思路」,回復「自由身」,但就轉向公益事務及公職,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等。

黃梓謙在屯門友愛邨長大,學歷卻相當亮眼。在母語中學畢業後,他奮力考進香港大學主攻翻譯,之後再完成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士及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學碩士。課堂以外的他,更是籃球健將,中學時曾上過甲二組,打遍全港不同籃球聯賽:「籃球讓我看到超越屯門的東西,也告訴我,無論出身如何,只要肯鍛練,人人都有公平機會。」

創造向上流機會為基層帶來希望

畢業後,黃梓謙曾到內地葉氏化工工程擔任全國銷售副總監,其後又到過美國公司和印度等不同地方工作。近年在港從事商界公共事務及市場推廣的他,致力推動基層人士的社會流動力:「我自己是基層出身,我覺得很多基層人士都很有能力,他們欠缺的只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創造一個機會,讓他們有能力打拼向上流,香港就會有希望。」他2012年成立體育基金,藉此幫助基層青年及兒童。

經歷2016年參選立法會落敗,問黃梓謙會否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他說現階段言之尚早,但就認為:「服務社會可以有很多崗位,不會限制自己一定做或不做甚麼,但一定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而幫助人一定是我終身職業。」

願當香港與內地溝通橋樑

黃梓謙說,未來更希望扮演香港與內地溝通的角色:「香港由亂及治的過程中,有很多人要負責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溝通。」曾在內地工作7、8年的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內地有關官員反映香港真實情況。另外,他自覺要在「愛國者」陣營中,跟不同政黨派別的人取得共識,也要作為官、商、民之間的溝通者。

談到香港未來的路如何走,黃梓謙說:「由亂及治,『及』即是代表我們還未真正走到『大治』,我們仍在探索一條正確的路,要有很明確方向感。一是在國家的全球格局裏,香港要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另一個是香港對內部問題的自身了解。」

各區聯乘發展成重要核心

西九文化區將是香港發展的核心之一。
西九文化區將是香港發展的核心之一。

黃梓謙認為,未來從政者最重要是要改變心態:「我們不能用唯一香港本位定位和心態,去看香港發展。我們要依靠國家力量,掌握香港優勢,面向國際市場,走一個群眾路線。要把握機遇,首先要明白機遇在哪裏。」

黃梓謙分享他心中的發展宏圖:「譬如中環、金鐘是重要金融區,我們在大灣區11個城市最核心位置,是否也會有北環,與深圳對接,做創科中心?又譬如九龍西和九龍東,九龍西2023年就會有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M+、故宮博物館,未來會有很多內地遊客經西九站來港,有很大增長潛力。九龍東則有啟德體育城,能吸納內地、國外高水準的體育項目。如果將九龍東、西聯乘,即是體育乘文化,再加旅遊,將會是很重要的核心。」

倡體育文化旅遊共冶一爐

與此同時,黃梓謙認為政治架構亦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形勢,與時俱進:「國家將文化和旅遊拼在一起,大灣區綱領也如是。如果我們未來成立文化局,是否可以將體育、文化、旅遊成立一個局?兒童發展和青年發展同樣重要,未來又會否成立一個兒童及青年發展局?」

未來立法會議席將增至90席,黃梓謙覺得下屆議會必須有不同年齡層的代議士,亦要加入新式商界人士:「內地在發展互聯網+,香港也要發展金融科技、物流科技、地產科技,要吸納合適的人才進入議會,幫助香港迎接這些新形勢。」

牛津學霸變身「改革派」 黃裕舜:我為啖氣企出來

黃裕舜認為左中右派都行不通,自組「改革派」。
黃裕舜認為左中右派都行不通,自組「改革派」。

另一位被有關方面另眼相看的,是年僅23歲的黃裕舜(Brian)。97年回歸後出生。青澀的外表下,黃裕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開口講時局,口若懸河,想法創新,一點都不像只得23歲。

黃裕舜在香港土生土長,17歲負笈英國,於牛津大學政治哲學經濟系以前10名的一級榮譽畢業,繼而在該校以優等(Distinction)完成政治哲學系碩士,同時取得羅德獎學金,現正攻讀牛津大學政治哲學博士。羅德獎學金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之一,平均每年只得1名港人獲獎。

「我係為啖氣先企出來!」聲線雄壯的黃裕舜甫坐下,「咔嚓」一聲開了一罐提神飲料,邊喝邊說起他2019年「出道」的經歷:「香港人把整個現有體制推倒重來,是不明智的;但維持現有體制直至崩塌,也不切實際。我相信香港值得擁有更好,所以開始企出來發聲。我自認『改革派』,之後就返唔到轉頭,哈哈!」

由激進建制到深黃再到中間

年紀輕輕的黃裕舜,已經是多份香港及國際報章的專欄作家,今年8月還會出書,分析香港改革和中美關係。他更着手成立不同範疇的智庫,包括研究青年政策和改革倡議,幫香港找新出路,助國家發展。

黃裕舜形容,自己最初是激進建制,一度走進深黃,再變成「中間派」,最後走到「改革派」:「2012至14年,我支持國教和反佔中,但佔中後整個反對派陣營潰散時,我卻覺得本土派的論述其實也不壞,倒不如試試了解他們的思想如何。」於是他變了藍營眼中的「深黃」。

直至2016年,社會上冒起「中間派」,吸引了黃裕舜的目光:「我參加過不少中間派智庫或組織,甚至為他們的候選人助選,有段時間我都自稱中間派。」可惜最終,他覺得無論甚麼派別,都無助解決香港問題:「中間派代表甚麼?建制派又代表甚麼?泛民,你又識同中央Deal(協商)嗎?想深一層,發覺其實很多人都無答案,又或者不敢說出來。」

大是大非「誰不改革誰下台」

黃裕舜覺得,應該要有個人站出來,既和建制保持良好關係,將泛民理性的聲音同化在裏面,於是想出了「改革派」這條出路:「香港現時不是需要中間、中和、溫和,在大是大非的議題上,你無可能中立。你必須要改革,誰不改革誰下台!」

他細數其5大「改革」理念:「第一,一定要有管治改革,改革核心是要以賢能、效率、體貼民情和語文溝通這4大綱領為主軸,否則你找幾叻的人進入這體制,全部是牛、劍、哈佛的人,都不會做到事!」

游說中央爭取落實普選

黃裕舜說會游說中央,爭取溫和務實的普選。
黃裕舜說會游說中央,爭取溫和務實的普選。

黃裕舜倡議的其他改革,包括改善港人平等機會、提升港人對國家認知和家國情懷,以及游說中央爭取溫和而務實的民主進程:「支持民主是否代表反中央?Of Course Not(當然不)!我們要排斥以暴力爭取民主,但不代表要放棄爭取民主。普選是《基本法》之下保證我們的應有權利,但《基本法》沒講一定要落實某種模式的雙普選。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游說、爭取,同中央講,點解港人值得這件事(有普選)。」

在新的政治形勢下,黃裕舜承認爭取民主之路絕對不易:「自從2010年民主黨進入中聯辦傾完出來後,被民眾謾駡至遍體鱗傷,那一刻已知道,要民眾接受這種讓步,極不容易。」至於如何找一條民主新出路?他認為要「換軌」:「不是換了便康莊大道,或回到03年以前的香港。」

有意從政但非為名利

問到黃裕舜是否有興趣從政?他說得坦白:「我不諱言,是有的。但最關鍵的是,從政是為了甚麼?有人為了名利、權勢、搏出鏡,8、9萬元(月薪)做政助。但這些對我來說,短期目標?Maybe,但不吸引。我要的是Impact(影響),做到事。因為做到事,我就會好滿足。」

但隨即,黃裕舜又表現得甚委屈:「我不是一個『天然成』(天生)的政治人物,That’s Not Me(這不是我)!我是一個學生、學者,喜歡透過理論研究去幫香港、幫國家、幫世界,我寧願做幕後。但現實往往是,『如果命運能選擇』,有時是你自己選不了。」他說,仍然抱持開放態度,不排除未來會「轉軚」做助選,甚至為特首候選人助選。

不願成為政黨代言人

黃裕舜認為,「愛國指數」不應成為選任賢能的標準:「你會否問人,『你今日刷咗牙未?』不會的,It is a Given(理所當然)。你不會問美國總統愛不愛國,Of Course!同樣道理,愛國愛港是應有之義,但不能成為選人標準。」他相信,如何去落實「愛國者治港」,將會是香港未來5年的最大挑戰。

這些年來,黃裕舜承認有不少政黨向他招手,包括建制派和泛民政黨,但都被他婉拒:「我現在和很多政黨朋友都有交流,好過成為一個政黨代言人。但這不代表我對某一政黨反感。」

無懼同輩排斥堅守信念原則

既然如此,自組「改革派」有出路嗎?黃裕舜這樣回應:「朋輩中有不少人排斥我,有人話我好『膠』,有人話我好蠢,有網民問候我祖宗18代,Fine,那又如何?如果我們連堅持自己信念和原則的勇氣都無,談何去為港人和國家爭取最大利益?」

他引述「哥哥」張國榮唱過的《沉默是金》歌詞作結:「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別人,遇上冷風雨,休太認真……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笑駡由人,灑脫地做人。」

積極部署東山再起 黃俊瑯:香港經歷了鐘擺時期

黃俊瑯表明會積極備戰參選立法會。
黃俊瑯表明會積極備戰參選立法會。

另一位被「祝福」的年輕人,是現年29歲的黃俊瑯(Caspar),他現為中間派「新思維」副主席。俗語有云「三十而立」,他現時已貴為幾間企業的管理層:高鋒集團副總裁、東方支付集團控股副總裁、G-Rocket國際加速器行政總裁,專門為有意到內地創業的港青做「盲公竹」。

跟黃裕舜相近,黃俊瑯也經歷了由「黃」轉「綠」(中間派)的政治光譜。他2014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文學系,曾任理大學生會會長。大學時他活躍於社會運動,更曾於2012年協助工黨張超雄競選立法會議席,其後他曾加入公民黨,退黨後加入狄志遠成立的第三路線組織「新思維」至今。2016年,黃俊瑯曾夥拍狄志遠角逐立法會九龍西選舉,可惜以13,400多票落敗。

全面出擊爭取各層級選舉議席

未來政途會如何部署?黃俊瑯肯定地說:「狄生和我會積極參與立法會選舉。我們當中有3至4位都有興趣參選接下來的各層級選舉,希望藉此積極發聲。」不過循哪個途徑參選,是地區直選抑或功能組別?他坦承仍在部署:「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的框架下,我們都在看哪些空間可以爭取。譬如社福界,一路以來是民主派大本營,我們都思考會否有接近理念的朋友可以參與。」

黃俊瑯預料,建制派必然在未來的立法會選舉中「爭崩頭」,但反對派未必無機會:「我們相信有些市民仍會支持泛民,如果泛民或非建制派有多人出選,相信整個非建制(包括中間派)會取得10至15席,當中有10席是通過直選取得。」黃俊瑯承認,有當然選委及未來選委,已開到口會給非建制候選人提名票:「他們說提名(非建制派)不是那麼難,所以我們不是沒有希望,但就要團結一致。」

推跨黨派合作改善諮詢架構

黃俊瑯認為,現時新的政治形勢下,無論建制抑或反對派,極端主張在香港都行不通:「香港經歷了鐘擺時期,2019年擺向了反對派,現在則是中央用力拉到建制派那邊。但我們判斷,社會需要中間聲音,溫和理性聲音。」

假如能晉身立法會,黃俊瑯首要推動的是跨黨派合作:「我們不會當建制派或反對派是敵人,民生政策來講,能合作就合作,共同迫政府改善政策。」另一方面,他亦會致力敦促政府做好諮詢民意工作:「諮詢委員會有個很重要功能,是向政府提供政策意見,有無做到?」

講到年輕人問題,黃俊瑯似乎對政務司司長,青年發展委員會主席張建宗有所不滿:「這個委員會有無做香港青年政治及民生分析?我相信無囉,只批款做實習考察團。」黃俊瑯一直致力於打通香港與內地創業、就業之門,不明白為何港府多年來竟無找他聽取意見,反而內地政府願意跟他溝通和了解。

高學歷網紅 區選落敗轉戰場 陳穎欣:年輕從政者應有更大擔當

31歲的陳穎欣(Joephy)也被指在中央的候選名單之上。外表嬌滴滴,學歷卻不輸蝕,陳穎欣是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士、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學士,現正攻讀法律碩士。

由亂及治可出一分力

陳穎欣願為香港「由亂及治」出一分力。
陳穎欣願為香港「由亂及治」出一分力。

貴為民建聯及工聯會力捧的「小花」,陳穎欣2015年首次嶄露頭角,出戰區議會選舉,即以2,531票擊敗民協馮檢基,當選深水埗麗閣區區議員,惟於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被民協李炯擊敗。之後她繼續留在深水埗擔任社區幹事,並開始在社交平台YouTube等拍片分享時事和政見,成功轉型成為網紅(KOL)。

區選面對黑暴不退縮

對於未來的選舉,陳穎欣期望自己可以出一分力:「過去區選,我們雖然面對黑暴但都無退縮,未來我們應該有更大擔當。在新時代,我認為青年從政者都應該要站出來。」陳穎欣希望香港「由亂及治」,甚至之後「由治及興」,自己作為年輕從政者,都可以出一分力。

循選委進軍立法會 新人免受直選洗禮

政制完善後,林鄭月娥呼籲更多人參政。
政制完善後,林鄭月娥呼籲更多人參政。

完善之後的立法會共有90席,當中由選舉委員會投票選出的有40席,這是一個巨大空間,容許有能之士加入立法會而不必經由直選洗禮,只要得到選委會委會支持,就能成為立法會議員。消息指,有關方面看中的這群政壇新面孔,大多會循此途徑出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