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動能】(1)電動車先起跑 氫能車後追趕 各有優勢 新能源汽車轉型雙軌並行

汽車是現今出行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然而隨着車輛越來越多,因燃燒汽油而釋出的廢氣亦籠罩全球。
為此世界各地皆致力於控制車輛廢氣排放,紛紛投放大量資源發展新能源汽車。香港特區政府亦不甘後人,推動電動車普及使用之外,近來也積極發展和試驗氫能應用。隨着全港首輛氫能雙層巴士投入服務,以及首座巴士加氫站建成,標誌香港公共交通正朝環保能源方向作出重要轉型。
為爭取香港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序地以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重要一步。然而,新能源汽車又分使用電能及氫能,在各有優劣的情況下,究竟本港的新能源交通應朝哪一方向發展?側重「電動車」還是「氫能車」?抑或兩者雙軌並行?港府已宣布6月會發表《 香港氫能發展策略》,預料將有詳細交代。

文:昭仁 圖:黃冠華、資料圖片

致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當今乃至未來的大趨勢。
致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當今乃至未來的大趨勢。

截至2024年03月底,香港整體電動車數目約為87,900輛,佔所有車輛總數約9.7%。

電動私家車普及大趨勢

電動私家車在香港越來越普及。
電動私家車在香港越來越普及。

目前已有來自16個經濟體的307個電動車輛型號獲得運輸署類型核准,包括238款私家車/電單車及69款公共運輸/商業車輛。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透露,香港這兩年的電動車換車比例甚多,可以說是前進了很大一步:「政府有一個推動電動車的藍圖,原則上2035年不再准許新的燃油車進口。私家車電動車因為有政府一換一稅務優惠,加上這幾年油價非常貴,所以電動車普及會快一點。」

電動車本身已非常環保,但李耀培希望日後電廠可減少用煤發電:「用一些清潔(能源),譬如風能、太陽能發電,這樣整個生態環保就做得更足。」不過他亦提到電動車要面對續航問題,但整體大勢,私家車依然會轉用電動力:「電動車要充電,所以如果對於充電不方便的朋友,可能暫時仍然要開燃油車。但大勢所趨,將來仍是要開電動私家車。」

氫能車優點多但成本昂貴

電動車街外充電即使要收費,仍較使用燃油車經濟。
電動車街外充電即使要收費,仍較使用燃油車經濟。

「過去汽車雖然為人類帶來方便,但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影響生態環境。現時為甚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是不要再用石油產品,始終有污染,新能源很注重環保。」李耀培提到,新能源汽車之中除了大家熟悉的電動車外,使用氫氣的「氫能車」亦不能忽視:「為甚麼會有氫氣或者氫能源車?由於氫氣車續航力較強,加氫時間比充電短很多,氫氣缸的重量亦比整塊電池輕。以一輛電動私家車為例,三分一重量是電池,所以日後香港乃至全世界,電動車會普及,但一般會以私家車為主,而氫氣發動的則大多數是一些重型車。」

雖然「氫能車」有加氫快、續航力強等優點,但缺點是成本昂貴。李耀培推斷車價最少貴電動車三至四倍,所以權衡之下一般私家車主還是會傾向用「電動車」:「電動車成本低,包括買車成本、電費等,特別我覺得在香港私家車用電會很普及,因為以香港的駕駛環境,一個星期可能只會行駛三、 四百公里。換句話說,如果電動私家車充滿電可以行到四百公里或以上,就可以滿足大部分車主需求,即是說一星期只需要充一次電,而且車價便宜很多。」

環保表現不相伯仲

現時不少停車場皆配置了電動車的快速充電設施。
現時不少停車場皆配置了電動車的快速充電設施。

既然「氫能車」和「電動車」兩者各有優劣,從環保角度而言,那一種又更勝一籌?對此李耀培表示,單論汽車本身來說,兩者都非常環保,不過「電動車」就需要面對未來電池的處置問題:「如果日後廢棄電池處理得不好,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我們大力推動電動車發展的同時,後續一定要處理好廢電池問題。另外,從產生電力的角度而言,希望未來發電站盡量用一些『綠色』電能,這樣就能夠更加環保。」

氫氣雖然不用煩惱電池處置,但就需要注意提煉過程產生的污染:「現在『氫』分兩種, 一種叫『灰氫』,『灰氫』是從石油產品裏面提煉出來,所以不算很環保。」 李耀培認為如果要更加環保,就必須製造一些「綠氫」出來:「『綠氫』的意思是從空氣或者水分裏面提取氫氣。『綠氫』因為提取過程中要使用大量電力,所以現時使用『灰氫』的情況比較普遍。」

李耀培強調,縱然現時「電動車」或「氫能車」在環保方面都有再提升的空間,但整體而言一定比燃油車環保得多:「當然各地政府和車廠都不斷朝着碳中和方向努力,我想可能十年、二十年之後,無論電或氫都能夠用更環保的方法產生和提取,到時碳中和問題就可以解決到,能夠順利過渡。」

李耀培:未來電能氫能或雙軌並行

李耀培指細車會傾向轉電動,氫能則更適合應用在重型車之上。
李耀培指細車會傾向轉電動,氫能則更適合應用在重型車之上。

談到香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路向,李耀培認為未來將會是電能、氫能雙軌並行:「一些小車例如私家車,八、 九成會轉用電動車,可能還會保留部分燃油車或一些Hybrid車(油電車)。當然氫氣發展都很快,特別我剛才說的重型車,甚至國內一些長途車,包括類似MTR等,都會有一些氫能發展,所以我想雙軌(電能與氫能)是好的,每種不同產品都有其價值。」

本身是工程師,熟悉新能源技術的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就認為,未來如何發展新能源汽車,應該視乎技術的成熟度和不同場景的應用:「續航力而言,氫能燃料電池巴士優勝一些;相比如果是路線較短,由A點去B點在續航力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能純電車會比較優勝。」

陳紹雄認為另一個考慮是配套設施能否跟上發展:「如果要今天或者未來三、 五年間,在香港廣泛建設一些氫氣加注站,似乎挑戰非常大。今天我們見到通過政府努力和政策支持,加上技術成熟單位價格又低的情況下,充電設施似乎對於電動私家車或者小型商用車,在應用場景上比較適合。」陳紹雄認為,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之下,兩種新能源車其實可雙軌並行。

提升配套迎新時代運輸革新

陳紹雄認為新能源汽車各具優勢,視乎不同的場景應用。
陳紹雄認為新能源汽車各具優勢,視乎不同的場景應用。

隨着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陳紹雄認為香港既然有決心要做好這件事,必須在配套上持續提升,才能迎合到新時代運輸的革新和演變:「其實我們是慢了很多,在內地除了電動車普及之外,充電能力比香港高很多。內地開始有很多『超充』站,甚至的士亦已經全部用電。這些好視乎政府的魄力和決心。」

李耀培認為香港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的配套發展上,要有決心繼續前行,其中包括氫能源的建設:「日後引入哪幾款氫能車?加氫站夠不夠?這些都決定日後氫能車在香港的發展好不好。其實最主要是政府多點參與,包括自己都要使用多一點,無論是電動車或氫能車,從而普及到民間及商業使用。」

138902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