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土地制度複雜而獨特,影響著物業擁有權、房屋負擔能力及經濟穩定性。作為全球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之一,香港的土地政策不僅關乎市民安居,更牽涉經濟發展與國際競爭力。《2025年業權及土地註冊(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下稱「2025法案」)是香港土地註冊制度現代化的關鍵一步,旨在推動業權註冊制度全面實施,取代現行的契據註冊制度。
香港現行的契據註冊制度已有數十年歷史,但其局限性日益顯露。該制度依賴歷史契據文件,買家及銀行需進行繁瑣的業權查冊,耗時且成本高昂。其次,契據制度的非結定性質無法提供絕對的擁有權保證,容易引發詐騙或業權爭議。例如,近年不時傳出物業交易因歷史文件缺失或偽造而引發的訴訟,損害買家及投資者信心。隨著物業交易量增加,現行制度的低效問題更為突出,尤其在新界地區,部分舊有物業的業權紀錄不完整,進一步加劇交易風險。
相比之下,業權註冊制度通過建立一個中央化的業權登記冊,為物業擁有權提供結定證明,只受已登記事項及法定「凌駕性權益」(如公共權利或短期租約)限制。這不僅大幅降低爭議風險,還能簡化交易流程,節省法律及行政成本。參考國際經驗,新加坡及澳洲的業權註冊制度已證明其效益:透明的登記系統縮短交易時間,降低訴訟風險,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房地產市場。
2025法案作為《2004年業權註冊條例》的延伸,預計將解決實施中的技術問題,例如明確凌駕性權益的範圍、制定過渡安排及回應持份者憂慮。通過完善法律框架,法案將加速業權註冊制度的全面推行,為香港物業市場注入新活力。筆者相信,這一改革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提升市場效率及公平性的重要舉措。
香港的房屋危機是當前最迫切的社會問題之一。根據2024年施政報告,政府承諾每年增加3,000至6,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並通過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願景等項目擴大土地供應。然而,土地供應的增加需要高效的交易及登記系統支持,而業權註冊制度正是關鍵。

業權註冊能加速土地交易及開發進程。以北部都會區為例,大規模土地收購及重新規劃涉及數千宗物業交易。若仍依賴契據制度,繁瑣的查冊程序將拖慢進度,增加開發成本。反之,業權註冊提供清晰的擁有權紀錄,讓政府、發展商及投資者能迅速完成交易,推動房屋供應目標的實現。
其次,2025法案與2047年土地租約到期問題息息相關。香港絕大多數土地以租賃形式持有,租期多為75年、99年或999年,特別是新界地區,超過30,000份租約將於2047年前到期。市民及投資者對租約續期安排的憂慮已影響市場信心。業權註冊制度可為租約續期提供透明、標準化的框架,確保續期過程公開公正。例如,政府可通過登記冊記錄租約狀態,讓業主清楚了解續期條件,減少不確定性。
業權註冊還支持資助房屋政策的實施。2025年,房屋署進一步收緊「富戶政策」,調整公屋住戶的收入及資產限額,以確保資源公平分配。在居屋及「首置」計劃中,清晰的業權紀錄有助驗證申請資格及規範轉售市場,防止濫用資助房屋資源。總體而言,2025法案與香港的房屋及土地政策高度契合,為解決長期挑戰奠定基礎。
2025法案獲得多方持份者的支持,同時也需正視部分公眾憂慮。對物業發展商而言,業權註冊縮短交易時間並降低法律風險,有助加快項目進展,提升盈利能力。對銀行及貸款機構來說,清晰的業權紀錄降低按揭風險,增強放貸信心。對普通買家,特別是首次置業者,法案將減少律師費及查冊成本,讓置業過程更順暢。
然而,部分市民對過渡安排表示擔憂,特別是持有舊有物業的業主。一些新界村屋或老舊大廈的業權文件可能不完整,轉換至業權註冊或需額外費用。此外,凌駕性權益的定義不清可能引發爭議,例如短期租賃或公共通道的權利是否影響業權。為此,政府需加強公眾教育,確保市民了解法案的益處及過渡安排。
土地註冊處在過去數年已積極推廣業權註冊,例如舉辦講座及發放指引,未來應進一步擴大宣傳力度。參考一個假設案例:某新界村民因歷史業權爭議無法出售物業,導致經濟損失。若採用業權註冊,中央登記冊可迅速確認其擁有權,解決爭議並促進交易。這類案例凸顯2025法案的實際價值。
為確保2025法案成功實施並最大化其效益,筆者建議政府可制定清晰的業權註冊推行時間表,優先在新發展區(如北部都會區)及新物業實施,逐步擴展至現有物業。建議在高交易量地區(如九龍)試行,收集數據並優化流程。
建議推出多語言宣傳活動,解釋業權註冊的優勢,特別針對小業主、鄉村居民及中小企。政府可與香港律師會及測量師學會合作,舉辦免費工作坊,解答市民疑問。並支援舊有物業,為持有不完整業權文件的業主提供補貼或法律援助,協助其更新業權紀錄。針對新界村屋,簡化缺陷業權的更正程序,降低過渡成本。
可以開發一個用戶友好的網上業權登記平台,與「香港政府一站通」整合,方便市民查閱及更新業權資料。考慮採用區塊鏈技術,提升紀錄的安全性及透明度。在業權註冊系統中嵌入標準化的2047年租約續期流程,明確續期條件及費用。建議對住宅物業採取象徵式續期費用,平衡市民負擔與政府收入,以及建議成立由發展商、銀行、社區團體及學者組成的專責小組,監督法案實施進度,定期收集意見並解決問題。
《2025年業權及土地註冊(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是香港土地制度現代化的里程碑。其通過業權註冊制度提升物業市場效率、支持房屋供應目標,並為2047年租約到期提供長遠解決方案。
一個透明、高效的土地註冊系統將賦予市民更大信心,吸引國際投資,並化解長期的不確定性。這不僅是技術改革,更是邁向更公平、更繁榮香港的重要一步。讓我們攜手支持2025法案,共同塑造香港的美好未來。

文:劉建誠
香港策劃工程師學會副會長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