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黃媒」Channel C停止更新網頁內容,而新聞報道指該網站員工被拖欠強積金和被「拖糧」,涉款約23萬元。今次「黃媒」下架,不知道是否因為經營不善,還是該媒體已失去讀者,沒有市場。最悽慘是前員工,他們已在數年前因不同原因失去了工作,一班「失意軍人」為了生計,聚在一起營運網頁,卻遇上這樣的僱主,然而,至今記協卻罕有地未有發聲,暫時未有走出來開記者會幫助員工,尋求合理遣散和到勞工處登記追討欠薪,未知記協是否選擇性發聲還是未有渠道瞭解這事件,又或這宗新聞沒有採訪價值,今次誰是雞蛋誰是高牆一目了然,記協無影無縱,弱勢員工未有被支援,聲稱代表部分記者的記協卻缺席,雙重標準未免被人垢病。

此前新聞報道指出,該「黃媒」的母公司被捲入刑事案件,有董事被捕,該公司被指涉詐騙香港特區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涉款1200萬元。是次,該「黃媒」作為僱主,未有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香港法例第485章),準時向每名年滿18歲至64歲的僱員依法定期作出供款,並未有根據《僱傭條例》(香港法例第57章),僱主必須在工資期間屆滿後的7天內支付工資,涉牴觸相關法例,屬刑事罪行。

過去,Channel C曾口口聲聲表示「專屬香港人的短片及文字頻道」,很多人並不苟同,並認為「被代表」,今次該「黃媒」的結局,正正就是該媒體被認受和受歡迎程度較低,不能代表香港人的聲音。這次的停運,完全是商業決定和行為,而該媒體員工被拖欠薪金和強積金供款,與政治無關。
現在,Channel C 位於葵涌和葵興的辦公室的門外被貼滿借貸人的接管信,債權人在啟動法律程序後,該網媒將被接管;辦公室又重門深鎖;再者,如果作為僱主於超過1 個月仍未向僱員發出已到期的工資,僱員可當其僱傭合約已被僱主終止,(已連續受僱不少於24個月的)僱員可視為被遣散,僱主須支付僱員解僱代通知金及其他解僱賠償;Channel C的母公司又被報道涉捲入詐騙特區政府特惠貸款。看來該「黃媒」的前景較暗淡。
網站停止營運後,香港媒體生態又邁向更健康的步伐發展。「黃媒」既踏上「窮」途,又陷入末路,某程度是因為把自己標榜為「黃店」,販賣立場,很多「黃店」更已輸得一敗塗地。Channel C員工最需要援助和維護勞工權益的時候,但記協卻完全隱了形,可能要透過張貼「尋人啟事」了。各路「黃店」譁眾取寵,預計已是強弩之末,「黃媒」昔日為「黃營」搖「黃」旗吶喊,倒下後,「同路人」卻視而不見,原來當天推心置腹,當沒有利用價值後便被捨棄,這「黃店」被遺忘的寫照具有新聞價值,本身便可以制作「專屬『黃店』的短片及文字頻道」。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