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個人資料保護的新里程碑 文:劉建誠

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關鍵力量。從醫療診斷到客戶服務,AI的應用範圍日益擴大,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隨著這些技術的普及,個人資料的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也日益凸顯。在香港,這一挑戰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正處於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關鍵時刻。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近日發布的《人工智能(AI):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一框架不僅體現了國家《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的精神,更為本地企業在採用AI技術時提供了明確的指引和最佳實踐,旨在確保在善用AI的同時,兼顧個人資料的私隱保護。

人工智能(AI)技術在香港迅速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從金融科技到智慧城市建設,AI的應用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然而,這股創新的浪潮也帶來了個人資料保護的新挑戰,尤其是在數據安全和隱私權方面。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對於數據的處理和保護有著極高的要求。近年來,政府和私營機構在AI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AI相關的創業公司和研究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根據最新的研究,香港的AI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技術人才短缺和數據不足的問題。這些挑戰不僅影響了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對個人資料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AI技術的推動下,大量個人資料被用於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這些資料的收集和使用,如果沒有嚴格的管理和保護,很容易導致資料洩露和隱私侵犯。例如,社交媒體平台和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中的個人資料,如果被不當使用,可能會對個人的私隱造成嚴重威脅。此外,隨著AI技術在醫療、金融等高風險領域的應用,對個人資料的保護要求更是嚴苛。

在人工智能(AI)的世界裡,個人資料的安全和隱私保護是不可或缺的。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發布的《人工智能: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正是為了回應這一需求而設計的。這一框架包含四大範疇,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個全面的指引,以確保在使用AI技術時能夠保護個人資料。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一個明確的AI策略和管治架構。這包括成立專門的管治委員會,制定AI使用的政策和標準,並確保這些政策得到有效執行。這一範疇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企業在使用AI時,能夠遵守相關法律和倫理標準,並對AI系統的決策負責。

其次,企業在引入AI系統前,需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這包括評估涉及的個人資料數量、敏感程度、資料保安、出現私隱風險的可能性,以及潛在損害的嚴重程度。基於這些評估,企業應採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包括適當的人為監督,以減少AI作出不當決定的風險。

第三,企業在定製AI模型和實施AI系統時,需要確保這些系統能夠符合既定的質量和性能標準。這包括對AI模型進行測試和驗證,確保它們能夠在不同情境下正確運作,並且不會產生歧視或偏見。

最後,企業應該與所有相關持份者,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監管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這有助於建立信任,並確保所有人都對AI系統的使用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這四大範疇共同構成了《模範框架》的核心,它們相互支持,共同為企業在使用AI時提供一個堅實的保障基礎。通過這一框架,香港的企業不僅能夠保護個人資料,還能夠在全球AI發展的浪潮中保持競爭力。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在香港的廣泛應用,如何在創新與個人資料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醫療領域,AI的應用尤其敏感,涉及大量個人健康資料。例如,香港的一家醫院利用AI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建議,通過《模範框架》的指引,該醫院進行了全面的風險評估,並確保所有AI系統的決策都有醫護人員的審核,從而減少錯誤診斷的風險;在金融服務行業,AI被用於信貸評估和風險管理。香港的一家銀行採用AI技術來評估貸款申請,根據《模範框架》的建議,銀行建立了一套人為監督機制,以確保AI系統的決策是公正和透明的,並且符合相關法規;此外,許多企業利用AI來提升客戶服務效率。一家香港電信公司引入了AI聊天機器人來處理客戶查詢。根據《模範框架》,該公司確保所有進入AI系統的個人資料都經過匿名化處理,並且定期對AI系統進行審核和更新,以防止資料洩露。

《模範框架》還提供了AI事故應變計劃的指引。例如,當一家科技公司的AI系統出現數據泄露時,該公司按照《模範框架》中的步驟,迅速識別並處理了事故,並通過與持份者的有效溝通,恢復了公眾的信任。《模範框架》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保護個人資料的具體方法,也為AI技術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通過這些實際應用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模範框架》在促進AI技術與個人資料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人工智能(AI)日益成為商業和社會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面對AI事故帶來的風險。《模範框架》為機構提供了一套完善的AI事故應對措施,以確保在發生事故時能夠迅速且有效地處理。首先,機構需要能夠迅速識別AI事故。這可能包括數據泄露、系統故障或者生成錯誤信息等。一旦識別出事故,機構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暫停相關系統的運作,並進行初步評估,以防止事故擴大。接著,機構應該立即向相關部門和監管機構報告事故,並開始監察事故的發展。這一步驟對於防止事故對用戶和企業造成更大損害至關重要。事故發生後,機構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以確定事故的原因和影響範圍。這可能涉及技術分析、用戶訪談和數據審計等。通過這些調查,機構可以更好地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並制定改進措施。最後,機構需要制定復原計劃,以恢復正常運作,並針對事故原因進行系統的改進。這可能包括更新系統設置、加強數據保護措施或改進AI模型。

透過這些應對措施,香港的機構可以更好地準備面對AI事故,並減少這些事故對個人資料私隱和企業運作的影響。《模範框架》的指引不僅有助於機構應對當前的挑戰,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隨著AI技術的發展,香港的版權法也需要適應新的變化。近期,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表示,將展開公眾諮詢,探討AI生成內容的版權保護問題。這表明香港政府已經意識到AI技術對版權法帶來的挑戰,並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在國際上,AI與版權的討論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對於AI生成內容的版權保護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其版權法的改革和發展也應該參考國際經驗,並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AI技術的發展為版權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香港作為一個創新科技中心,有責任也有機會在這方面發揮領導作用。通過公眾諮詢和法律改革,香港可以制定出一套既能保護知識產權,又能促進AI技術發展的版權法體系。

在這個人工智能(AI)日益成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一部分的時代,《人工智能: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指引。這一框架不僅體現了國家《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的精神,更為香港乃至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模範框架》的四大範疇,我們看到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在善用AI的同時,也要確保個人資料的私隱得到保護。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挑戰,更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們必須在創新和保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確保技術進步能夠造福社會,而不是成為一個威脅。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相關的法律和政策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模範框架》的推出,正是這一進程的一部分。它不僅為機構提供了實用的指引,也為政府和立法者提供了參考,以制定更加全面和前瞻性的法律和政策。

本人相信,隨著《模範框架》的實施和推廣,香港將能夠在AI的浪潮中站穩腳跟,成為一個國際創新科技樞紐。這不僅會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並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和繁榮的數字環境。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