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灣區居民能同為港健兒歡呼 文:吳桐山

中國香港的江旻憓在奧運會上的驚天逆轉,從1:7的落后局面中反敗為勝,最終奪得金牌,這一壯舉無疑讓全港沸騰,歡呼聲此起彼伏。然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內地網民也對此大加讚賞,稱其為“中國人的驕傲”。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了深遠的意義,它反映了香港與內地之間日益增強的情感聯結和身份認同。而且江旻憓這一勝,彌補了國家隊代表孫一文早前爆冷在女子重劍個人32強出局而衛冕失敗的遺憾。

筆者早年在深圳工作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雖然香港回歸多年,港人對國家隊的認識、認同和歸屬感有了顯著提升,這一變化無疑是值得肯定的,顯示了香港與內地在文化和身份認同上的逐步融合。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內地民眾對香港運動員的了解非常有限。哪怕是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許多居民對香港運動員的認識也僅止於少數幾位明星選手。這種現狀無疑是一種遺憾,因為體育本应是跨越地域、連接人心的橋梁。

可組織港獎牌選手到內地表演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應該加強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體育交流。每次奧運會後,國家都會組織金牌選手前往港澳慰問,這體現了國家對港澳的關愛和支持。然而,我們是否也可以考慮,讓香港的奧運獎牌選手前往內地城市,如深圳、廣州、珠海等地进行交流表演呢?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內地民眾更加親近地了解香港運動員,也能進一步促進香港人去關心國家隊的健兒,實現人心的深度回歸。

從商業化的角度来看,體育交流也具有巨大的潛力。以張家朗奪金為例,他的成功在香港本地興起了劍擊教育培訓的热潮。如果江旻憓奧運後能獲組織去內地交流表演,這無疑將為相關商業活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內地的巨大消費市場和對體育產業的日益關注,都為香港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更進一步,我們是否可以聯合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獎牌選手,共同舉辦一場覆蓋整個大灣區城市的巡演呢?這樣的活动不僅能讓灣區居民更加親近地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也能在歡聲笑語中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通過體育這一共同語言,我們可以打破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實現人心的回歸和融合。

體育應該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促進人心回歸的重要紐帶。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大灣區居民為香港的金牌歡呼,也讓香港的金牌選手在內地收獲更多的掌聲和喝彩。

文:吳桐山

時事評論員、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