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中國的世界工廠窮途末路嗎? 文:悠然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傳來各種新聞,大意都是對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憂心忡忡。在文章中,貌似越來越多的工廠搬離中國,然後,以越南為代表的東盟、印度都有鴻圖大計,他們好像隨時都能奪走中國的工廠,然後,美國又在高端產出上通過貿易規則壓制中國,可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中國的世界工廠真的是窮途末路嗎?

對此問題,我是屬於極樂觀派,但為免情緒影響到判斷,我還是先聽身在大學研究國際貿易但頗為憂心忡忡的朋友們的想法。他們大扺是這樣想的:

在大策略上,美國早在奧巴馬時期已在組織排除中國的貿易體系,這套體系是因冷戰得勝經驗而起的。冷戰時,美國對蘇聯建構一個美國主導、排除共產集團的經濟體系,讓共產集團無法獲得新的技術,而蘇聯主要出口油氣的定價權又在美國手裏,於是共產集團因人口不夠多(不到三億人)形成不了龐大的內銷市場,故沒法走通生產、消費的內循環,蘇聯又過多投入軍工重工業,國內消費品生產不足,民眾不滿,工業技術又無法通過消費需求的驅動不斷更新,無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品,結果是民眾怨聲載道,一和西方比較,所有共產主義的理想皆拋諸腦口,最後當然是離析分崩。

有了這個經驗,美國希望建立一個新冷戰經濟體系,美國主導、排除中國的規則、生產和消費的循環,這應是美國戰略定制者眼中阻止中國崛起的最好方式。

在操作上是兵分兩路,在未來5-10年,印度和東盟(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等)是一路,他們倚靠較低工資逐漸侵蝕中國的「低端」供應鏈,這是趁着中國人均收入上升製造業升級的時勢,這個過程是升級必然,但美國可通過市場和資金不斷「供養」上述人口大國,人為地加速進程,因中國有龐大的工作人口,這會困擾中國的社會穩定。另一路是歐美,歐美可在高科技産品領域走向定下標準,剝奪了中國高科技在美歐以外的餘下龎大海外市埸,窒礙中國經濟向上升級之路。

今天,我先談談新冷戰經濟體系的問題。事實上,同一個政策,會因時空、自己或對手的不同,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這裏有一個學術名詞叫「路徑依賴」,成功往往也是失敗之母。簡言之,2022年的美國和1947年的美國是同一個家嗎?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對蘇聯的「擴張」採取了圍堵政策,是為冷戰的開始,那一年沒有如今天的全球GDP精確計算,但可粗略估算,1947美國GDP是2500億美元,約佔全球50%上下,即單以美國一國已能和餘下國家的經濟實力分庭抗禮。然後1960是5300億美元,佔全球40%,但到了2019是21萬億美元,佔全球只有24%。

再看其他,1947年的美國無論是黃金儲備、工業產能、消費市場都是世上最大的,甚至是佔全球半壁江山,因此,那時的美國才能為戰後的歐洲提供馬歇爾計劃,日後也為日本在韓戰提供海量的消費市場和技術轉移。

現在的美國雖還是全球經濟規模大、產業最先進、軍力最強大,並控有美元的發行權,但市場和中國不相伯仲,製造業遠不如中國,而且在新能源的落後更為顯著,更重要的是和美蘇不同,中美兩國經濟深度交合,互為表裏,美元能風行全球也有中國外匯儲備支持的原因,所以,美國新的冷戰經濟體系不僅不能以自己的市場「收買」盟友,而反而是希望體系內盟友能為美國獨霸而犧牲自己,這個近似黑幫老大要靠「化緣」來建立排他的圈子的行為,結局是緣木求魚的。更何況,今天的中國不是蘇聯,雖然科學技術還不是世界最頂尖,但生產、消費內外循環已建成,美國的新冷戰經濟體系最終的結果可能只是排除了自己。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