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財團富三代建議,單程證配額由每日150個削至75個,並建議內地有直系親屬的港人可「到大灣區團聚」,結果引來了一些爭議。為此,特首林鄭月娥回應時指出,單程證的設立原意為家庭團聚,某程度上涉及人權和自由,整個社會必須尊重。林鄭強調,現時估計有1/3港人的婚姻涉及跨境婚姻,若此時改動配額,可能帶出信息是社會因某一現象而牽扯到與單程證有關。
值得思考的是,特首在回應中所提及的「某一現象」,具體內容其實是什麼呢?據該名富三代建議,削減單程證配額能夠「紓緩社會壓力」,以及「緩和中港兩地磨擦」。然而,這說法其實建基在兩個假設:一是香港真是存在郭基煇所言的「資源緊絀」;二是單程證申請者來港後,其生產力不足以謀生,於是要跟本地人「爭奪」社會福利,因而構成更大的「社會壓力」,並使到本地人心生不滿,最終出現「中港兩地磨擦」。
輪候公屋長,因單程證來港?
可是這些假設背後,卻是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所謂的「資源緊絀」,某程度上跟香港的土地和稅收政策有關。以輪候公屋長的問題,部分人認為問題源於香港土地供應短缺,其實不是。香港的已建設土地只佔全港土地面積的24.3%,住宅區面積則只佔7.9%,郊野公園則佔42,我們只需從郊野公園當中找出7%土地加以開發,即使不作任何填海工程,住宅區面積也能翻倍。
當然,政府若是主張開發郊野公園,必定會引來環保組織的反對。撇開應否郊野公園的問題不論,不開發郊野公園,再加上不填海的結果,便是香港的已建設土地面積不會增加,地價亦不會因為土地供應增加而下跌。另一邊廂,香港各大地產商囤積的農地面積,便超過一億平方呎,當中某財團所囤積的農地,則高達3,100萬平方呎。是故,單純從經濟學的供求定律來看,不開發郊野公園的結果,便是變相保障了囤地者的利益。
土地供應與環保分子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提經濟學中的「私酒商人與浸會教徒理論」。該理論是透過浸會教徒積極推動美國實施禁酒令的歷史,解釋某些熱衷於維護某教教義或某種公眾利益的壓力團體,有可能被現存的既得利益者利用,並借他們之手推動或阻礙某項政策的推行,從而減少現存既得利益者所需面對的競爭。
某程度而言,環保組織反對開發郊野公園,跟美國禁酒史上的「浸會教徒」,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更加有趣的是,傳媒過去曾經報道,有環保組織多年來所舉辦的籌款活動,收受多間財團的捐款,當中便包括某財團。如此一來,便不得不讓人懷疑,部分環保組織被既得利益者利用的背後,自己有否察覺的呢?若是有所察覺的話,他們又有否從中收受既得利益者的捐獻和利益?
不動單程證,會動誰的奶酪?
由此可見,特首那一番說話,其實是暗示有人利用單程證轉移視線。事實上,所謂的單程證跟本地人「爭奪」社會福利,或所謂的「資源緊絀」,可透過「開源」方式解決。例如:公屋輪候時間長,可透過填海、開發郊野公園,或者收回荒廢的農地解決,又例如:社會福利開支增加,可以透過拓闊稅基、增加稅收的累進比例尺解決,只是政府這樣做,究竟又會動了誰的奶酪呢?這個問題,你懂的!
文 :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