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被區選「正當性」理論忽悠 文:陳凱文

之前的文章提到,區議會改制後,反對派取不到足夠的提名票參選後,便玩起了反宣傳。境內的故意不談區選,境外則公開呼籲支持者不投票或投廢票,反正本地執法部門沒跨境執法權,犯了法也不怕被抓,而他們如此落力反宣傳,目的是要壓低區選投票率,同時又相信他們壓低了投票率,區選的當選人、整場區選、今次的區議會改制,乃至主導今次改制的現屆政府領導班子,都會因此而缺乏認受性,以及所謂的「正當性」。

可是這套抄襲至西方政治學的所謂「正當性」理論,無視了選民本身對政治缺乏興趣、選民所屬的階級和工作性質、選民對於市政的依賴程度,乃至是該場選舉的競爭激烈程度,都可以是不投票的原因。此外,沒有一個參選人能看得上,也是成因之一,而看不上未必是因為缺乏競爭,亦未必是因為參選人的政見差異不大。即使是多人角逐、政見立場迴異,選民亦一樣可以看不上,因而決定不投票。

是故,即使有些國家奉行着某些人心目中的所謂「普選」,亦曾試過產生權力機關的選舉投票率不高。以美國的中期選舉為例,既選出眾議院全體議員、參議院三分之一的議員,以及50個州當中多數州的州長,但是從1978年開始,投票率便不斷降低,而且是年齡越低的選民,投票意慾越低。以18至34歲的選民為例,2014年的投票率便跌到23.1%,這是否代表美國國會在年輕選民眼中,缺乏所謂的「正當性」?

況且,比起投票率跟所謂「正當性」有關之說,西方政治學的「正當性」理論本身,其實都有問題。表面上看來,「正當性」是一套民粹主義的理論:政府施行的政策,越不受被治者認可,被治者對於政府的認可越低,政府便越缺乏「正當性」,施政難度便越大,甚至有倒台的危機。然而,所謂被治者的認可與不認可,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獨立思考而來?又有多少是源於人云亦云?

畢竟,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既不可能是全能,亦不可能掌握經濟學所言的「完美資訊」。換言之,大部分普通市民在工作過後,假若仍有餘暇關心政治時事,取得資訊的渠道,通常都是只能透過傳統或非傳統媒體。與此同時,由於人不是全能,而術業又有專攻,加上每個人都有墮性,所以他們接收到一些較難理解的專業政治訊息,往往都易會傾向聽聽「專家」的分析和意見。

如此一來,既然被治者對於某樣事物的看法和判斷,都是建基於二手資訊而非一手消息,甚至是來自某個所謂「專家」的權威分析時,當發放二手資訊的渠道,在發放消息時滲入自身的意識形態,乃至是偏見之時,被治者亦很有機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當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建立之後,便容易形成偏見甚至是信仰,甚至會為了捍衛自己的信仰,於是在接收資訊時摘櫻桃:只願領聽合乎自己心意的資訊,從而形成心理學上的「確認偏誤」。

在此情況之下,某項政策乃至是某個政權的所謂「正當性」,便不再取決於該項政策本身是否德政,又或者是該個政權是否在施行德政,而是取決於誰掌握了影響民心背向的話語權。這裡的話語權,既可以是本地輿論層面的話語權,亦可以是國際輿論的話語權。某程度而言,香港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在施政上屢屢遭遇困難,未必是源於施政失誤,亦未必是政府班子缺乏領導能力,而是在輿論上掌握不到話語權。

所以說,其實所謂的「正當性」理論本身,說到底是一套忽視了人類弱點的理論。因為被治者不是經濟學上假定的「理性人」,其政治主張和信仰,以及對方對某項政策乃至政權的認同,更多時候是取決於誰掌握了教育和輿論層面的話語權。我們甚至可以說,所謂「正當性」理論,不過是一套服務某些既得利益甚至是階級的理論,好讓這些人在掌握輿論資源和話語權的情況下,左右政府的政策,甚至是透過文化上的侵略,干預別國的內政。我們若被所謂的「正當性」理論忽悠,便會被人牽著鼻子走矣!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