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孖記風波:一場失敗的軟對抗 文:陳凱文

廖孖記近日所鬧出的食安風波,劇情可謂峰迴路轉。事緣食安中心透過恆常食物監測計劃,於西營盤一個零售點購入廖孖記的腐乳進行化驗,結果顯示每克含13萬個蠟樣芽孢桿菌,超標0.3倍,第三代繼承人的夫人找上著名電視台節目《東張西望》,投訴食安中心的報告導致廖孖記名譽掃地,又指食安中心樣本不是本家老店所採,因而萌生結業念頭。部分黃絲認為此事可作為軟對抗的突破口,將此事包裝為政府有意打壓本土老店。

及後,食安中心再公佈檢測結果,指月初於佐敦零售點購入的腐乳,每克含1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屬尚可而非滿意水平,須再跟進,至月中於佐敦零售點購入的另一批次腐乳,發現檢測每克含13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超標13倍,適逢當時鬧出農夫山泉要求消委會道歉的風波,部分黃絲繼續借題發揮,意圖營造當局面對內地企業的投訴,便選擇所謂「跪低」,對於本地品牌則選擇窮追猛打,藉此挑撥黃絲最愛的陸港矛盾。

當然,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到,兩事性質存在根本不同。消委會的道歉,主要在於投訴方強調自己的產品屬地表水,分類上不屬礦泉水,況且檢測上的兩度超標,跟所謂的達致歐盟標準上限,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人家既然是有意挑撥矛盾,自然不會在意細節,正如他們不會在意,世衛食水標準的溴酸鹽含量是每公升10微克,意味着任何瓶裝水的溴酸鹽含量,即便高於歐盟礦泉水標準的每公升3微克,仍符合香港的食水官方標準,不用回收一樣。

正因如此,食安中心在部分黃絲的陰謀論下,輿論上依然處於劣質,一切直到廖孖記四代目指食環署人員「教」他們製作腐乳後,月中的抽查樣本超標更厲害,局方在否認人員有「教」腐乳時,爆出廠內沒進行白腐乳生產,而是由內地一間荳品廠供應,在廠房內添加稀釋玫瑰露和芝麻油調味料,再重新裝瓶和包裝,黃絲們才發現「跟車太貼」,輿論形勢亦因而一下子被扭轉過來。

可是從輿論戰的角度來看,黃絲之所以「跟車太貼」,主因是他們一直想透過是次事件,營造本土文化或商品被打壓的印象,從而挑動陸港的族群對立。事實上,他們和部分港商,便一直有意透過強調自家產品的所有生產工序,均在本地完成,營造所謂的本土光環。部分廠商在強調其本土屬性的同時,亦會強調自家產品的銷量,因外來產品的競爭而受到衝擊,以此作為吸引生意。

由疫情期間有商家看準商機,透過強調「香港製造」搶佔口罩市場,到幾個月前某個電視台的飲食節目,便在介紹某隻本地方便麵時,大談自家產品如何被內地的平替搶生意,都似乎用上如此策略。可以說,所謂本土光環的背後,其實是在兜售保護主義,甚至在某程度而言,黃絲們最初之所以熱衷於炒作廖孖記的食安風波,也是源於他們以為,此事有利於他們的被逼害情意結。

是故,當他們發現廖孖記並不負責全部的腐乳生產工序,而是從內地進口白腐乳再加工時,才會深感「跟車太貼」,並轉為落力地攻擊對方。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對方的商標強調「親自監製」,確實有誤導之嫌,但是為其生產白腐乳的廠房,若然也是設於香港的話,他們的嘴臉會否像現在這樣?還是會為對方編造一些「情有可原」的藉口,答案其實不言而喻。

由是觀之,廖孖記在今次食安風波中敗下陣來,主因是食安中心無意中拆穿了對方過去營造的「本土光環」,但「本土光環」作為一種溢價和促銷手段,以及黃絲們意圖營造所謂本土被打壓的輿論,煽惑部分港人保護主義情緒的手法,在香港其實還有市場。從某程度而言,今次不是純粹的食安風波,而是一場失敗的軟對抗,若今次涉事的產品,其工序真是全部在香港生產的話,黃絲們便不會急於切割,食安中心也未必能像現在一樣,輕鬆地化解輿論危機。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