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澳門旅遊大學:產、學、研三方結合的模範生 文:鄧家豪

筆者早前參訪澳門旅遊大學(UTM)。作為QS文旅系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十四的學府,UTM擁有非凡魅力。它將中葡文化底蘊、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職業教育融會貫通,堪稱「產學研三方結合的模範生」。

實習酒店:碳積分裝置推動可持續發展

校方特別安排參觀學生實習的望廈迎賓館(Pousada de Mong-Há)。推開柚木大門的那一刻,中葡融合的建築美學撲面而來。葡式馬賽克磚充滿異國風情,與客房內的東方漆器和中式屏風裝飾相映成趣,完美融合。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套「碳排放計分系統」——房卡插槽旁的小螢幕即時顯示能源消耗,退房時若達標,學生實習生會贈予客人小禮物。UTM的學生在校學習這種有趣的「環保獎勵計劃」後,未來可將相關理念甚至系統帶入酒店業。高校不僅是產業的人才搖籃,更以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行業生態。

「土生菜譜」道出澳葡餐飲文化故事

參觀教育餐廳及廚房時,導師介紹完大學師生榮獲的餐飲獎項後,向我們說道:「我們正在搜集土生菜譜,希望保留並研究這些澳門獨有的菜式。」若非導師講解,筆者也不知「葡國雞」並非葡萄牙菜,而是澳門土生菜。一道菜背後的文化故事,為菜餚增添風味,讓舌尖也能品味人文歷史,感受中西合璧的圓潤細膩。

眺望頂樓香料園時,導師解釋道:「我們採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土生菜所需香料,連葡萄牙學者都驚嘆排水系統的精密。」原來那些看似隨意的盆栽,背後是專業用心的設計,遠非家中陽台的小菜園可比。導師從航海時代的香料與飲食文化流傳,講到今日酒店業的可持續發展,令人深感酒店餐飲業確實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此浸淫深造,將來必是最佳的文化大使。

從低做起,方能成就一流管理

導師提到,UTM的學生在校期間需學習基層及前線人員的知識與技能,如此才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大學積極邀請業界在職人員擔任課程導師,為學生提供最接地氣的最新資訊。這種產學研無縫銜接的教學模式,既助學生練就基本功,又能站在前輩肩上了解行業。

UTM最動人之處,在於它令文化鮮活地傳承——在土生菜的鑊氣裡,在碳積分的數字間。此次參訪令筆者對職業教育有了更深認識,獲益匪淺。UTM繼續為我國培養更多業界精英,說好中國故事。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