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平衡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可行性辦法 文:廖俊賢

香港公私營醫療體系一直面對着失衡的問題。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從2006年醫療人員流失人數約四百多人人,到2010年增加至接近八百多人,升幅接近一倍;另一方面,隨着人口老化趨勢嚴重,香港市民對於醫療需求越來越大,公營醫院病床佔用率達到102%,反映公營醫療體系在面對着人手急劇下降的情況下,但同時亦要應付市民對服務的需求,醫療體系面臨「爆煲」的情況,尤其在疫情的打擊下,更令醫療體系不勝負擔,不少感染新冠肺炎的市民在醫院外面搭起帳篷,等待治療,甚至促使中央政府派員協助香港建造方艙醫院,應對疫情。有鑒及此,在下文中將會探討相關可行辦法可紓緩公私失衡醫療服務的辦法,解決在醫療成本上升情況下所帶來的醫療挑戰。

優化現有醫生制度

首先,政府可以優化現有醫生註冊制度,引入更多醫療人才,解決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缺乏問題。 據港府指出在現時的香港人口,醫生比例為五百比一,遠低於其他先進發達地區醫生比例,為此政府在去年修改法例, 為非本地培訓醫生可以以特別註冊的方式在港執業。但在目前的修例下,只是容許讓在海外畢業的香港醫生在沒有實習的情況下申請在香港應考執業試,即相關人才並不能直接成為香港醫生,但實際上例如英國、澳洲以及美國等國家的醫生訓練與香港醫生並無太大差異,質素亦都相若,但這些醫生通過執業試後,需要一年實習期以及五年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的經驗。而這些條件實際上對於海外醫生來說並不吸引,因為香港公營醫生的平均工資只有$86,500港元,例如美國,加拿大的醫生平均工資為$157,560港元以及$102,830港元, 不論在薪金以及註冊條件上均難以吸引海外醫生到香港執業。因此,本人建議海外醫生應該與本地醫科生同樣免除執業試要求,只要其資歷符合學術要求以及累積足夠的實習時數,便能成為正式的醫生,這樣就能夠有效吸引海外醫生回流到香港增加醫療人才,紓緩公營醫院醫生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政府應考慮給予中醫師納入公營醫療體系,紓緩公營基層醫療的醫生壓力。事實上有一些病是中醫醫治是更適合,例如牛皮癬、纖維性骨失養症等,可以轉介他們去看中醫,解決部分基層醫療的需求,讓西醫可以處理嚴重以及緊急的病症。而且,中醫的薪酬較低,能夠有效降低在醫療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的壓力。

優化現有自願醫保方案

其次,政府可優化現時的自願醫保方案,讓部分有能力人士轉向私營醫療,減輕現時的公營醫療的壓力。2019年4月1日,政府正式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希望讓消費者 盡量使用私營醫療系統,舒緩對公營系統的壓力。但實際上自願醫保的吸引力並不高 不能有效紓緩現時公營醫療壓力,因為據統計實際保障率只有約五成的個案受到保障,而當病人患上嚴重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根本不能應對開支,對消費者缺乏誘因 。而且,雖然政府有提供退稅優惠,但其優惠數額極低,相對一個年青人來說只有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的退稅金額,根本不能夠提供足夠誘因,令到市場對其缺乏需求。故此,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將強積金的部分投資納入自願醫保計劃上,僱員可將其強積金部份金額用作買賣自願醫保,令到可以實際可支配的金額上,不會減少其實際收入,但有額外的醫療開支應付疾病, 可以在較低的成本情況下享用私家醫療系統,減輕醫療壓力,而星加坡就是用這樣的模式解決醫療儲蓄問題,令到公營醫療不會不勝負荷。 而且,政府可考慮設立強制分給加強投保額的,將保險金額可以從投保人的年輕的時候,逐增加可保障的金額,解決當其患上慢性疾病的時候的問題所產生的衍生增加成本, 實際上現時已經有相關保險的例子包括保誠的自主醫保計劃以及A I A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的歲數增加的年齡保額額度,解決在衰老時所產生的疾病開支,令長者有能力亦有資金轉向私營醫療,減輕對於公營醫療的整體依賴,紓緩醫療壓力。

強化公私營協作計劃

再者,政府可以強化現時的公私營協作計劃,使部份公營醫療服務可以有私人醫療機構或企業承擔。 現時的公私型協作計劃存在很多漏洞以及問題,例如在黃大仙其中的一個公私型協作計劃「門診協作計劃」,只有幾百位長者能夠有機會參與,但實際上黃大仙人口擁有74,000人,長者疾病個案日日上升,只有少數的長者能夠獲得保障故此,政府應該就地區的情況以及需要調節資源以及名額,例如天馬苑並沒有一間私家西醫門診,政府應該考慮在哪裏增設私人診所解決長者醫療需要。除此之外,政府可考慮設立一站式複診,讓長者能夠在私家的醫療診所想檢查疾病,並能夠獲得診治減少在診斷以及在交通時間上,相關的醫療能夠有效得到保障以及協調,保障病人利益。 最重要的是,政府應該投放更多資源與私家診所研究,設立「自選兼職招聘計劃」,私人醫生可以以兼職的形式回到公營醫療系統協助解決部份醫療需求問題,讓部分病人可以從公營醫療體系轉嫁到私人醫療診所,令到相關資源得以妥善分配。例如現時醫管局已經有八個行商計劃與私人診所醫生合作,主要服務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穩定的病人,但整體而言其他疾病則缺乏或沒有,政府可以考慮擴大相關醫療疾病的範疇包括非緊急性或次緊急性的疾病,例如青光症、愛滋病以及輕度中風等,作紓緩公私型醫療服務的辦法。

優化現有基層醫療架構

最後,政府應該優化現有的基層醫療架構,做好最前線的準備,減輕公營醫療系統面對的龐大壓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作為一個健康城市其中一個首要條件就是有良好的基層醫療系統作把關機關。現在香港有接近一半的醫生都是私家醫生,他們作為基層醫生的第一線,可為公營醫療作好診斷、預防以及建議的工作,為一些輕症或沒有疾病的人做好基本工作,令到醫療系統可以省卻這些時間處理瑣碎的事情,更有效率針對病人的需要提供協助。而且,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專款專用」給予基層醫療的醫生,可以做特定疾病,免去病人的收費,由政府承擔全部開支,例如處理白內障手術以及補牙手術等等,將使基層醫療負起更大的責任,令到原來的醫療體系可以處理有重症或緊急需要的病人。另外,改革現有的醫療制度,有本身統一式派發每位長者醫療券的數額,改為針對其長者的身體狀況,更有效地按照其需要譬如存在心血管疾病,派發與其身體狀況所需適合的醫療開支,而相關所派發的金額按照其病人的病重程度以及醫生的證明,令到長者亦能夠部分私家醫院昂貴但有效的藥物。另外,政府可允許長者以醫療券的金額方式投保自願醫保,令到長者可以幾乎在沒有任何金錢的情況下,享用醫療服務,包括可享用一些昂貴的基層醫療服務,譬如一些身體針對性的檢查,譬如白血球濃度以及其他的身體檢查,有利其可以在私營醫療機關做好診斷工作,以讓其在公營醫療體系是能夠更精準以及節省時間解決醫療問題,平衡了在公私營醫療服務, 令到不能政府以及病人本身都能受到益。

綜上所述,現時政府面臨着公私營醫療服務失衡的問題,但並非沒有解決方法,只要政府就現時的方案進行優化便能解決大部分失衡的問題,包括優化現有的醫生制度、醫保方案、公私營協作計劃以及基層醫療架構,不論對於醫生、醫務人員、政府、長者以及普羅市民是雙贏局面,解決失衡的問題。

文:廖俊賢

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