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網上有一篇外媒中文評論文章,討論澳門是否可取代香港的地位;澳門朋友感到鼓舞,香港朋友感到新的競爭威脅,成了強烈對比。誠然,城市發展倒像龜兔賽跑,不進則退,這是常識。今年,澳門回歸踏入第二十年,回歸後經濟穩步向上,市民生活欣欣向榮,澳門的生活水平和工資已不遜於香港市民,這都是「一國兩制」制度下的美果。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二載,原本靠着「四小龍」的老本、英語環境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再加上普通法制度成就香港的金融業和法律服務業,以「一國兩制」的金漆招牌,令原本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也比下去,「東方之珠」是一個傳奇故事。
澳門在回歸前,亦曾有一段治安不穩的過去,自從回歸後,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澳門特區憑博彩娛樂帶動飲食和奢侈品服務,賺得「東方威尼斯」美譽,但澳門的大學人才培育和產業架構和香港始終不同,目標市場和客戶群有別,葡語文化和歷史也讓澳門有條件成為葡系國家到內地的商貿平台和跳板,更容易取得葡系國家的合作和項目。此外,澳門特區也將迎接新一屆行政長官選舉,這次或有機會再出現由兩名候選人競逐的情況,如有良性競爭,將會是一次「一國兩制」下的健康選舉;而選舉勝出的候選人,將帶領澳門特區在這歷史轉捩點更上高峰,或可成為「一帶一路」國家隊的一員,參與建設,所以,澳門行政長官候選人若愛國愛澳,並擁有豐富的有從商、從事公共管理、從事立法、甚至從事與外國政府和部門游說工作經驗均是勝任的,可見這場特首「跑馬仔」是叮噹馬頭。
港澳特區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同是實踐「一國兩制」的成功例子,各有千秋,互有強項,而且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可見香港不能取代澳門,澳門也不能取代香港,兩個城市走不同的路線,除了旅遊業有重疊以外,產業也不盡一樣,而且旅遊業也不是替代關係,反而是合作和一條龍的共贏模式。
雖然香港特區因內耗和近期的違法暴力事件,人心惶惶,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但相信只是一些周期性調整,是一個城市調整期的小插曲而已,不影響香港的主體經濟產業,正因澳門和香港的經濟支撐點不同,若單以此論說港澳競爭順差逆轉,仍然言之尚早,但香港的競爭力在調整期有所削弱,卻是事實。香港人是時候覺悟,抗爭遊行是否迎合香港模式,香港是否能靠違法暴力創造將來?內耗只會把香港與後上的競爭對手城市差距收窄,香港畢竟是一個法治社會,若自行拆毀長城,蒸發優勢,是讓這夥「東方之珠」褪色,將由中國的獨特城市變為其中一個城市,相信不用比較,地位的高低已不言而喻了。
文 :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