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黑暴期間,立法會被反對派完全騎劫,每次質詢官員環節,幾乎毫無例外都牽扯到為黑暴撐腰,為港獨張目,當時一衆問責官員大多明哲保身,沒有半點鬥爭思維,個個鵪鶉上身,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唯唯諾諾,任由反對派議員極盡侮辱之能是,唯獨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堅守立場,對反對派議員不假辭色,力斥其非,其中最經典的一句:「X議員,你所講嘅全部都係垃圾」,當場令反對派議員不知所措。
近日申訴專員公署刪除官網大量舊調查報告、新聞稿及年報等,並刪除市民以《公開資料守則》申訴個案的欄目,僅保留2023年4月之後的調查報告,估計被移除的調查報告多達230項,事件引起爭議,特首李家超回應時強調,申訴專員公署根據《申訴專員條例》履行職務,獨立運作,政府不會參與其運作。驟然間,腦際浮現當年這句火藥味濃烈的說話。
為什麼會想起這句話?皆因申訴專員陳積志就刪除官網舊報告新聞稿及年報等資料的解釋,根本巧言令飾,虛應故事,漠視市民知情權。

專員公署以「唧牙膏」方式回應外界質疑,先是發稿解釋,由於近年給予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建議,一般在兩年多內已落實,故2023年4月之前發布的調查報告已不合時宜,甚或對公眾有所誤導,如此說法,當然難以滅火,申訴專員陳積志翌日再度解釋事件,又搬出另一套說法,指稱公署網站儲放太多資料,導致拖慢登入系統,加上有市民投訴網站資料太複雜,一按進去就去了資料庫,處理很久也無法離開。
可以即時反問,申訴署今次刪除舊資料,到底是舊的調查報告過時,誤導了市民?抑或官網儲存太多舊檔案,導致登入速度緩慢,公署聽到市民抱怨,決定從善如流?
申訴署講了兩個完全不同範疇的問題,如果是舊調查報告過時誤導了市民,為什麼不列舉個案以證公署今次刪除舊資料完全正確?如果只是官網儲存過量資料導致登入緩慢,涉及電腦技術問題,外聘電腦專家升級系統已可解決,現在卻「斬腳趾避沙蟲」,下架舊調查報告、年報和新聞稿以加快登入速度,這是本末倒置,並非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申訴署顯然輕視外界對刪除舊資料引起的廻響,看到火頭愈燒愈大,才急就章找個說法解畫,先射箭再畫靶,以為可以自圓其說,幾可肯定,前述兩個原因都不是申訴署今次刪除舊資料,加入市民必須事先申請始可查閱的真正理由,外界也不知道申訴署作出今次決定的原因,唯一的事實,就是巿民未來查閱申訴專員公署過往的調查報告,程序將會變得繁冗,不符資料公開、方便巿民的合理期望。
申訴署過去發表的調查報告,就是一頁又一頁的歷史,見證在申訴署長期監察之下,各個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持續改善行政效率,提升特區政府的施政品質。當然,曾經被申訴署點名批評的部門和公營機構,難免會覺得留下了污點,但事實就是事實,能夠讓市民隨時查閱,也是一種督促,讓部門和公營機構以史為鑒,時刻警惕,做好本分,不再出現行政失誤。
申訴署在1989年以獨立法定機構方式成立,監察各政府部門和主要公營機構的公共行政,歴年發表的調查報告,揭出多個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種種行政失誤,被調查的部門和公營機構,面對申訴署列舉的「罪證」和改善建議,幾無例外只能坦然認錯,全部接受改善措施,讓申訴署享有「青天」美譽,此一金漆招牌,歷經25年多位申訴專員和公署人員付出無數心血打造而成,在官網保留過去的光輝一頁,既可增加署內人員的自豪感和工作士氣,也時刻讓他們記住前人得來不易的成果,必須努力守護下去。
申訴專員公署今次把署內多年來的調查報告和相關資料從官網下架,尤如割斷過去一路走來的鈕帶,自我喪失記憶,忘記歷史,成為一個愚昧的公營機構。
文:戴子魚
資深傳媒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